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手記
Viewing all 70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1979年1月24日: 永泰建業(97)、博富臨地產(0225)業務概況

$
0
0

當年永泰建業為未上市的恆基發展集團的一小部分,在李兆基持續注資小型項目下,業務持續發展。他們甚少參加公開拍地,加上經營地產經驗好,並以理想價格售出物業項目,故盈利仍能維持滿意增長。其後,恆基兆業地產(12)上市,重組後成為收租及投資業務的旗艦,後來連收租業務都被恆基購回,再購回其持有的投資,只剩下單橋,後來連橋也沒有了,就注入千色店。

至於博富臨,則持有物業收租之用,在持續增購物業及翻新物業,提升租值下,業務有所增長,近來只是維持收租,穩步發展。



不具價值投資股票(2017年版)

$
0
0

鑑於一年一度大家對買錯老千需求日益增加,在新春開市前一日,筆者發出這封大利是給大家,現時老千股增至755隻。由於大家對於所謂不具價值投的理解有不同,筆者特此解釋一下,各級數的定義:


高度: 已是極度重犯,不應購入
中度: 極度重犯新購入股票,暫時處於觀察名單,不宜購入。
低度: 都是做賤招騙錢,在低位可購入。
垃圾收購/懷疑假數: 有部分惡劣行為,亦不適宜購入,建議在購入前可詢問小弟。

應網友要求,筆者以老千股名單推出一個白名單,大家可以以該名單購股,謝謝大家!

連結如下: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3Ac9TXVHQHnoJnjt15O3JMIum19Jw8e7vimTz95cymY/edit?usp=sharing

沿用2012年的寫法,各系的資料如下:

(1) 玩法

他們先輕輕地炒高股價,然後批股,批可換股債、公司輪(不上市的),最後,不停地拋出所持的股票,套現,又以低價批一手股 給他們沽(先賺手上沽出股票的現金和批股價的差額),低得差不多了,就合股供股,提高股價,之後又可能派下公司輪,送下大股息,拆下股,弄低股價,又重演 一次把戲,最壞的是他們會理及時下適合甚麼就搞甚麼,如合環保就搞環保,合資源就搞資源,引得幾多人得幾多人…之後真的會買一個deal,然後又「虧本賣出去」,轉走資金,或者以系內交換資產,憑空多出一堆CB,賣出又有錢了,或購入物業及船隻等作私人享受之用,又可能以空置物業賣出黃金來。

hw先生在此貼云:「此言差矣, 呢個集團由始至今都對佢既本業不離不棄, 只係各位對佢既誤解, 以為佢地經常有務正業. 其實佢地一直都係以援救萬股民於苦海為己任, 時刻令大家難忘既「保藥黨「, 專業昆你錢, 為大家提供高價娛樂, 令你無時無刻都好似置身於VIP大廳, 秒秒鐘幾十萬上落. 當然, 佢地亦都會為閣下既人身安全著想, 免費為你保管財富, 免得你白白輸左落d藍籌大股上面. 而且怕你地無地方放股票, 公司亦會不定期將股數ZIP細, 方便閣下收藏.

其實佢地真係好偉大gar. 你見佢每日出街都好得街坊歡迎, 由落樓一直問候到佢上車. 更有個別熱情既粉絲會連佢祖宗38代都問候埋, 不知幾咁熱情. 」

聰明仔先生曰「股票必勝術厲害之處在於對莊家黎講, 乜野價沽對佢地黎講係唔緊要, 只要你肯買, 無論係一蚊定係一仙都冇問題, 佢地關心o既只係舊錢個銀碼, 真正係最怕你唔黎。」

(2)股權架構

他們看來都是無大股東,表面上都是A公司持有B公司,B公司又持有A,C公司,C公司又可能是B公司股東…一家公司只持有其他公司幾個巴仙,A系的話事人好像持有A、B公司,然後用A,B公司持有C,D,E,F,G公司….實質是幕後大老闆所持有的證券公司的關連人士等持有控股權。表面分散,實質集中,你是沒有可能買到它大部分股權的。

最近已有新的玩法,透過證券行、財務公司及財務中介及基金不斷地尋找資金來源轉換資金及增加資金實力,購買上市公司,然後透過不斷炒作及買賣,來轉錢予旗下的剛買殼上市公司,套回成本,並利用供股、購買可換股債券及認購新股方式,暗暗地控制股權。

如果有部分成功上岸的,主要都是金字塔架構,控股權一向都非常牢固的,主要由大股東持旗艦超過20%股權,然後由旗艦持下一層公司超過20%股權。

這個殺雞取卵的行為,始終都有末日的一天,必不獲股民信任,老千法要人中計,心先有人買它的股票,若再是這樣,賣股票一定會更少。

A系(華匯系):約30隻股

B系(永義系):616、1218

C系(冠軍系):92、1059

D系(泛匯系):129、214、292

E系(宏安系):149、221、897、1222、1243

F系(已倒,和宏安有關):627

G系(榮盛系):295、559、1166

H系(蕭才子系):8078、8079、8088

I系(中國星系):326、348、500、521、674、718、764、1003、2882、8063、8130、8172、8213

J系、Q系(趙渡相關):651、985、1041、1051

K系(結好):64、1469

L系、N系、O系、P系(殼王系):199、275、372、511、1189

M系:8063

R系(文化傳訊相關股):343、8129、8175

S系(康健相關股):50 餘隻股

T系(石庫門相關):145、471、8088

U系(孫粗洪相關):64、117、209、261、263、372、377、547、1102、1141、1145、1201、2309、2326、2336、8201

W系(向心系):1217、8171

X系(匯彩系):76、673、1180、1182

如果有甚麼遺漏,請陸續告知,謝謝。

中國兒童護理(1259,前青蛙王子)已引入康健系

$
0
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722/LTN2016072258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920/LTN2016092074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923/LTN2016092377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101/LTN201611012234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114/LTN2016111487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124/LTN2016112444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128/LTN20161128746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208/LTN201612087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1221/LTN2016122161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127/LTN20170127488_C.pdf

大股東讓股予兒子,把股權降至30%以下,引入老千公司董事,其後把股權出售予獨立第三方,借錢予一些關係人士,買垃圾,之後退出本業,老細退出董事局,之後有一個康健系的老闆入公司,相信都是和時間由你(1327)的這個朋友有關,相信大家買此股後應立即退出了。

1988年2月3周: 新昌集團(404)銳意發展製造業

$
0
0

新聞可自己看,他們當時投資製造電腦,土地夠發展,且希望發展中巴土地。但現在甚麼都沒有了。

亮點在管理層的名稱。


中國兒童護理(1259,前青蛙王子)購入萬家集團(8143)票據

$
0
0
2017年2月6日,上星期提及的中國兒童護理(1259,前青蛙王子)向Ever Smart Capital Limited購入萬家集團(401)之可換股票據,作價5,850萬。

萬家集團(401)前為華夏醫療(8143,前泓迪應用環保科技、泓迪有限公司)的附屬公司,主要基地和中國兒童護理一樣,也在福建。2016年11月9日,公司進行實物分派,持有萬家集團股份降至2.43%,這批可換股票據兌換後,最少可使買家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Ever Smart Capital Limited持有人為盧啟邦,其資料如此連結,他的債券似乎也是抵押予配售代理聯合證券。至於聯合證券和華夏醫療之關係,可參考此連結。

可以看到,這交易是很明顯的轉錢行為。

1986年2月6日:愛美高宣佈削減股本

旭光(67)重組注資太貴了?

$
0
0
(1) 10合1
(2) 1供1,每股合併後8仙(合併前0.8仙),發行5.6億股,集資4,480萬。
(3) 大股東認購11.21億股,每股認購價合併後8仙(合併前0.8仙),集資8,970萬
(4) 注入馬來西亞水泥板業務,作價7.17億,以合併後8仙(合併前0.8仙)發行89.66億新股,每年盈利4,740萬,市盈率約15倍,資產值1億,市帳率7.17倍。

我的疑問是,注入代價太高,是否真的需要降低少許作價?

1987年2月17日: 恆生指數不斷創新高

$
0
0

確實很像現在呢....

附送: 奔達國際誤導公司資產值。


永嘉集團(3322)盈警

$
0
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217/LTN20170217638_C.pdf
兩個特別項目使實際盈利由2.2億,降至約1.6億至1.8億。為了誇大盈利下降幅度,利用了很多減值的方式,製造股價下降之空間。但其實公司有幾項利好還未實現,(1)David Webb 持股已接近5%,(2)下年世界杯收入增,(3)下年零售店減值減少,如果公司能維持約8仙派息,個人認為1元上下,是值得投資的。

1986年2月20日: 新鴻基地產(16)主席郭德勝稱去年業績大增

$
0
0

要點如下:
1. 1985年各地產公司有業績增長,新地估計有3%上升,主要因為(1) 樓價上升、(2)建築費用平穩、(3) 地價升幅不大、(4)利率低,所以大型地產公司或負債不重的公司,盈利會增加。
2. 購入Letter B,不是為了發展新界,主要因為市區發展土地有限,Letter B因貨少價值上升,造成有價無貨。
3. 地盤增加,住宅最多,工業只有小部分。
4. 新界土地較市區更受歡迎,主要因為該地大型屋村發展完善。沙田及大埔還有可供發展土地。如果新界還有合適土地,會再按新城市中心形式發展。
5. 過去由於地產商有虧損情況,銀行借貸較謹慎,故銀行貸款較少,但後來地產公司改以票據集資,主要因為利率較低,他們也發行票據,集資10億,用途不作透露,但部分資金未運用,會留作新發展。
6. 1985年租金收益約2億,主要來自戲院及沙田新城市中心,未來他們看好租金市場,不會拆售商場。
7. 未來而言,他看好樓價平穩,小型物業向好,高價物業發展減慢。
8. 1986年會推出6萬個居屋,稱未感覺有影響,但如果政府推更多單位,會造成影響,但政府已表示減緩單位數量。他指出政府推出的單位,部分不適合市場需要,置業者反向私人發展商買樓,加上政府銷售地點多偏向新界,相信將來市區樓價和新界樓價無太分別。
9. 至於新地之發展計劃,已向政府入了兩幅圖則。發展沙田新城市廣場地盤發展兩座酒店及一座寫字樓,中國投資除中國大酒店及花園酒店外,暫時未有新投資。尖沙咀文華中心短期會拍賣出售。

在很多點來看,郭德勝很有前瞻性的眼光,兒子執行力頗強,使租金收入及賣樓收入健康增長。

湯未生特約: 周大福邊城化?(完整版本)

$
0
0

最近未生好像常常寫周大福集團,例如《新巴城巴的故事》、《華夏動漫的核心》等。作為香港股市界的過往最大金主,隨著中國內地上市的公司更多,近年的金主地位地位似乎已被國家級的金融公司取代,如華融(2799)、信達(1359)、建銀等等,隨著鄭裕彤先生的逝世、鄭家純先生身體抱恙下,未來的金主地位亦可能繼續遭到削弱。

 

但近月,周大福集團決策開始慢慢進行變化。據報導,在鄭家純主導下,於去年底修改公司章程,讓董事碰到涉及利益衝突的交易或安排時,在滿足到按例作出申報的條件下,容許參與投票,並且計入法定投票人數之內。若出現爭議,甚至未能夠透過自願放棄投票解決問題時,就交由大會主席最後裁決,除非出現未有公平披露涉利益衝突的利益者才作例外,以簡化內部運作及改善決策流程。其實未生認為,在鄭裕彤死後,已沒有家長式的共主可以進行影響集團的決策,隨著鄭氏家族子孫繁衍,後代負責的業務各有重疊之處,慢慢形成山頭,改為更多利益共同體參與,有利集團的穩定,況且過往共主的影響下,做出一些令上市公司股東理以理解的交易,未來有各利益團體制衡下,這些交易有望減少,對股東權益是有利的。

 

過去兩星期周大福集團做了兩單較大的交易,很多人多數留意新時代能源(166)的供股,但是別人可能刻意忽略情人節當日周大福集團出售國際娛樂(1009)予蔡朝暉的交易。

 

該公司前身是科網時代於創業板上市、由蕭若元、黃毓民等人創辦的Cyber 日報,後來輾轉落入周大福集團之手,在2007年獲注入菲律賓賭場51%股權及澳門賭場業務,並改名國際娛樂,其後出售澳門業務,在2010年轉主板上市,2014年初曾與周焯華注入疊碼仔業務進行接觸但失敗,去年底周大福集團出售菲律賓賭場49%股權,在完成後不久,即出售控股權,極有退出經營賭業的意思。

 

綜合該公司的股權披露及中央結算紀錄,估計周大福透過直接及和有密切關係的海通證券(665,前大福證券)持倉接近87%,至於3%股權由新主蔡朝暉有關的聯合證券持有。據資料顯示,蔡朝暉曾參與德州撲克比賽獲獎,或許和賭業有一些淵源。有些人或許看到國際娛樂貨源集中,股價或許有良好的反應,又有人說周焯華先生會把賭業資產注入另外一家剛以大比例供股集中股權的太陽城集團(1383),所以國際娛樂發展空間有限。

不過更重要的是看到周大福集團下一代無意再繼承需要以人事關係維繫的中國及賭業資產,反而增加了有合約綁定的西方地區投資,以保障其集團資產的安全性,2016年1月新創建(659)售出的新礦資源(1231)更可反映了這一點,相信周大福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在消去人情交易下,有望朝更有利小股東方向發展,未生也希望他們堅持下去,樂見其成,不要像《新紮師兄1988》的退出江湖的邊城放棄原來的路線,結果走入不歸路。

藍鼎國際(582): 用賤招推上深港通

$
0
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224/LTN20170224148_C.pdf

供股後,市值由10億急增至60億以上,超過50億門檻,只要集中股權,把股價維持1年,就可以把股票推入深港通,然後就可以憑著仙股較吸引及炒上後的市值騙國內朋友,然後又進行另一次賤招把他們坑掉,唉。

希望港交所能夠制止這一種瘋狂賤價供股,目的是用來騙小股東的方法。就算股價多低,事實上就是沒有街外人進去供股,用低供股價來增加供股吸引力,只是把原有股東應份攤薄更嚴重的方式,是一種不太可取的做法,希望以後通函不要用這個理由去說服供股騙錢。

1983年3月1日:聯邦地產購入會德豐大廈

$
0
0



1983年3月1日,聯邦地產(已除牌,除牌前編號77)宣佈向新亞置業信託(已除牌,後易名會德豐地產,除牌前編號49)購入新建的會德豐大廈,作價4.82億元。

會德豐大廈所處位置,以前是舊渣甸洋行總部渣甸大廈。據考證,渣甸洋行投得海傍道地皮後,於1841年建成第一代渣甸大廈。而第二代渣甸大廈則於1908年落成,其後又於1956年重建,1970年代業權易手後,在1984年建成現時的會德豐大廈,後來連卡佛取得1至3樓業權,於是變成連卡佛持有1至3樓,3至24樓寫字樓由聯邦地產持有。

說回聯邦地產的歷史,據何車先生在2005年於蘋果日報的資料,聯邦地產的主要資產是干諾道中的 國際大廈與聯邦大廈(已易主兼易名,現名「中保大廈」及「永安大廈」)。兩廈地皮,近1個世紀前據說是用作絞製麻纜麻繩,供船舶使用。其後獲張玉良家族購入大部分股權,然後馬登家族持有的會德豐以股換股方式購得控股權,使張玉良家族取得會德豐之控股地位,負責集團地產發展,馬登家族股權變成較少之二股東,負責集團航運發展。

1980年代初,國際航運業開始低潮,會德豐經營不佳,但馬登家族因早年在中國內地資產給共產黨收回,深恐香港如過往中國內地般,其資產再一次面臨共產化,故仍然大舉投入資產可移動之航運業,但張玉良家族不願,故馬登家族出售股權予已故東南亞富商邱德拔,邱德拔同時全面收購會德豐,其時,包玉剛在購得九龍倉控股權後幾年,實力恢復,且和馬登家族早年經營航運業,和其相熟,熟知會德豐資產價值。至於張玉良亦因為家族關係,無力爭奪控股權,故出售其股權與包玉剛之九龍倉(4),但要求包玉剛必定要取得會德豐之控股權,爭一口氣。於是邱德拔及包玉剛進行會德豐爭奪戰,在多次加價後,包玉剛旗下在龍倉取得決定性控制權,邱德拔把股權售予九龍倉,退出收購,賺得一筆小財,於是會德豐成功被九龍倉全面收購。

後來早年收購九龍倉之控股公司隆豐國際(20),在約1990年代更名為會德豐,以會德豐之名代表隆豐之資產,這就是會德豐之由來。會德豐系旗下有很多上市公司。聯邦地產、置業信託、新亞置業,以及新加坡上市之馬可孛羅(現時為會德豐地產(新加坡))等。

2000年間,會德豐系有不少動作,1999年,旗下九龍倉把有線電視及家居電話業務重組成有線寬頻(1097)上市,其後私有化連卡佛。

2000年及2001年,分別出售較小型的上市公司寶福(21)及港通(32,前香港隧道)予趙渡旗下之和成控股(651,現時易名中國船舶)及張松橋旗下之渝太地產(75,前彩星地產)。差不多同一時間,聯邦地產合併A股及B股,數月後,會德豐擬獲新亞置業私有化,但一天後終止。2002年,新亞置業私有化聯邦地產,會德豐大廈3至24樓物業轉移至新亞置業信託。

2003年,連卡佛被吳光正家族購回,順帶取得會德豐大廈1至3樓物業。次年新亞置業信託易名會德豐地產。會德豐大廈3至24樓變成在會德豐地產之手。

2010年,因會德豐地產和新世界合作投得柯士甸站上蓋物業,導致需進行更多披露,於是會德豐在次月以每股13元順帶進行私有化,並獲得成功,於是會德豐全部持有會德豐地產,會德豐大廈3至24樓由會德豐持有。後來柯士甸地皮建成The Austin及Grand Austin。

2016年,由於整合業務之需,會德豐大廈由九龍倉及吳光正家族以61.61億購入,分為1至3樓商場物業代價11.41億及3至24樓寫字樓50.2億,在這32年間,物業價值增加11.78倍,每年增值約8.3%,加上當中的租金回報,相信每年複合回報約有10%,如果以近年槓桿約50%計算,每年複合回報約16%。可以知道,如果捱過多年低潮的話,相信獲得厚利的機會不少,所以以本賺得錢,然後購入最旺區的物業,也是一個生財之道也。


資料來源:

1. 會德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83%E5%BE%B7%E8%B1%90

2. 會德豐大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C%83%E5%BE%B7%E8%B1%90%E5%A4%A7%E5%BB%88

3. 新亞置業私有化聯邦地產通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3/0124/LTN20030124050_C.PDF

4. 會德豐購得柯士甸地皮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303/LTN20100303012_C.pdf

5. 會德豐購得柯士甸地皮通函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518/LTN20100518528_C.pdf

6. The Austin
https://zh.wikipedia.org/zh-hk/The_Austin

7. 九龍倉向會德豐及吳光正家族購入會德豐大廈權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314/LTN20160314877_C.pdf

8. Earnings Per Staff 吳光正大勝董建華 何車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459

9. 包玉刚家族私有化退市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4063

10. 債務纏身買公司揭趙渡神秘面紗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7149

11. 私有化會德豐地產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0/0427/LTN201004271144_C.pdf

12. 會德豐私有新亞置業朝令夕改
http://std.stheadline.com/archive/fullstory.asp?andor=or&year1=2000&month1=8&day1=26&year2=2000&month2=9&day2=29&category=all&id=20000912d05&keyword1=&keyword2=

13. 新亞聯邦停牌將私有化
http://web1.singtao.com/archive/fullstory.asp?andor=or&year1=2002&month1=12&day1=10&year2=2002&month2=12&day2=10&category=all&id=20021210d01&keyword1=&keyword2=

14. 會德豐重組落實三公司今日復牌
新亞私有聯邦涉資十億
http://the-sun.on.cc/channels/fina/20021218/20021218013250_0002.html

15. 連卡佛 Joyce予吳光正  City Super交九倉
會德豐重組賣清名店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030217/3123919

16. 會德豐系重組過一關
新亞私有聯邦 大比數通過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030222/3134288

17. 會德豐地產擬私有化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00420/13946645

湯未生特約: 澳門特別篇(中): 我瞞去巴黎人了(全文版本)

$
0
0
(按: 標題是取材由黃翠如及洪永城將會播映的新劇「我瞞結婚了」。不知為甚麼去掉「了」字。)

上回說到,未生、怪獸老婆上個月初假日在澳門渡假,順帶和朋友阿貝去澳門拜訪味皇兄,味皇兄帶我們遊覽大半天,買了一些手信後,就和味皇兄分別了,味皇兄塞了一些錢讓我們三個搭巴士去路氹,回到我們住的酒店附近,轉了兩程車,獲得好心的澳門居民提醒後,搭到對了回酒店的巴士路線,但是,因為早了一兩個站下車,有兩個國內旅客和我們一起走了十多分鐘後,在傍晚終於回到酒店的大門口。

噢,未生好像忘了說自己住的是甚麼酒店,就是金沙中國(1928)旗下剛開幕的巴黎人酒店了。未生和怪獸老婆在去年12月初決定澳門渡假,為了避開假期省點錢,但又要不請假情況下,又要配合怪獸老婆生日,因為之前兩星期都是假期,加上未生可以先寫點存貨,給編輯一用,所以在工作上及時機上配合下,就選了這個時間。

未生看過巴黎人網站的套餐,以及兩個旅行社的網站後,考慮到方便性,最終使用了攜程網(Ctrip)旗下的永安旅遊網上服務,訂購了巴黎人的套票,之後他們陸陸續續通過短訊和電郵告知進度,在啟程前一個星期,所需的酒店及船票都到手了,非常方便。

到了酒店的門口,不小心到了貴賓廳,其後職員提醒我們到大廳的登記處登記入住。嘩,酒店的確非常大,那種光度確實非常難忘,走了大約十分鐘才到了登記處,在服務人員熱心幫忙下,竟然因為較低級客房已滿,升級為較高級的客房。再走幾分鐘後上電梯到了我們的入住房間。因為酒店剛建好,設備也很新,廁所有淋浴間,也有浴缸,亦有腳部按摩設備,真是非常棒。安頓後,未生和阿貝談談分租給他的房資,結果他因為房資太貴,決定當日離開澳門,在離開之前,我們決定在賭場走一走,然後外出吃頓飯。

到了賭場,發現中場有賭兩毛五分錢的角子機、有賭五塊錢的電腦二十一點,有賭資由三百元起的二十一點和百家樂,最高的注碼記憶可以到兩三百萬,飲品如清水、果汁及奶茶免費供應,另外賭場內的餐廳有價格最便宜的食物,但怪獸老婆沒興趣,因此作罷。

未生抱著「不賭便是贏」的概念,於是喝到幾杯果汁及奶茶走人,雖然沒有看到後來提及的女賭神,但喝奶茶的途中,看到有一張百家樂賭檯非常熱鬧,賭客似乎是國內男性,不是後來說的女賭神,有個疊碼仔幫他下注,但似乎逢賭必贏,所以每個人都跟他下注,跟他贏錢。有些人說,有一個狂贏的人會引來更多的賭客,吸引更多賭資,這是「蝕頭賺尾」,未生也信了。

但細心一想,股市不是和這樣賭場一樣嗎? 當股票升的時候,很多訊息都是說股票好,導致成交大增,莊家可以派貨,但股票跌的時候,就不少人對它一沉百踩,成交的數量很少,但其實報導只是有心人賦予的幻想。長遠來說,股價還是考慮各項綜合因素表現,所以只是堅持支持這是一家好公司,而他確實是的話,根本是不需任何人的認同。

看完別人賭博後,大家就找的路,但由於金沙中國幾家酒店的商場是連在一起的,因為太大,我們迷路了,到達回碼頭的巴士站已經太晚,最後決定在酒店的food court吃完飯才回去,food court 的吃飯價格是較外邊貴,質素也是一般,但Pepper Lunch的價格較外邊便宜,就是就吃了Pepper Lunch的晚飯作晚餐。吃完晚飯後,又再一次迷路,最後在接近晚上九時才和阿貝分別,然後再上巴黎鐵塔。晚上的巴黎鐵塔很漂亮,怪獸老婆非常高興,不斷拍照,到我們登上塔頭,因為當日風非常大,好像會搖一樣,未生也很怕,怪獸老婆頭痛,所以逗留不久就走了,回到客房望望鐵塔,洗洗澡,看看電視就睡了。

(按: 近日閱到公告,利寶閣(8102)購入大股東緊密連繫人以930萬代價取得尖沙咀一家泰國菜餐廳60%股權,據稱在2月底開業,近日未生經過該餐廳,門口招紙稱在上星期六開業,敬請留意。)

澳門特別篇(下): 唔熟唔食的餅店(全文版本)

$
0
0

上回說到,未生到了澳門,入住巴黎人酒店,看了股票,悟出一些道理。和怪獸老婆上了鐵塔,回到客房和怪獸老婆一起睡著了。

因為準備提早回港,也需要買手信,第二天很早就起床了,吃隨酒店套票附送的自助早餐,然後或者再買點手信回去。為了省時間走去餐廳,需要經過賭場,原來還有些賭客通宵賭博,他們幾乎是一天都沒睡,眼袋也很大,好像是著了魔一樣,想起賭博真害人。

到餐廳吃過早餐後,發現原來有免費的檸檬茶享用,感覺金沙中國想出很多方法使你滿足最基本的需要,不用離開酒店,然後使你無論如何要經過賭場,即便是幾分鐘也好,挑起你賭博的興趣,然後就可以利用賭博的收益,補貼其他地方小虧損。

至於商場中豪華的商店,目的也是讓你賭贏了錢後花光那些錢。總的來說,輸的,就在賭場耗光,贏的,就在商場耗光,總之就要把你帶來的錢榨光光。最怕就是沒有人流,所以就要加一些景點和免費巴士讓你過來。可以看到,這是一個成熟又完整的商業模式。

未生和怪獸老婆發現商場沒有特別好的手信後,於是離開酒店,搭的士去到官也街買手信。官也街有不少著名的食店,順帶也有不少著名的手信店,包括鉅記、咀香園,但很多人沒有為意,在巷間有一家小小英記餅店,連味皇兄也不知道,這其實是佳景集團(703)的業務,但實際上不只於此,未生前文在巴黎人吃的Pepper Lunch也是其中一項。

佳景集團前身為盈新遊樂,持有森美反斗樂園,森美反斗樂園前身為飛圖夢幻影城,由葉玉卿哥哥葉志銘於1995年創辦,後來發生致命事故,最終葉志銘把之出售予李達庭,後來引入何鴻燊四太太梁安琪議員等為股東,在2002年上市,因2003年非典型肺炎影響,不久陷入財困,次年森美反斗樂園也被債權人收回。經過一輪重組後,由梁安琪及陳澤武購得盈新遊樂控股權,並注入廣東省幾個遊樂場項目,於2007年復牌。

同年,開始逐步注入由梁安琪過往負責之澳門賭場餐飲業務,並退出遊樂場事業,在2009年後由於澳門賭業快速發展,故業務亦快速擴張,盈利急遽增長,派息增加,股價暴升,公司也乘機發行新股,收購多項物業及擴張各機構之食堂業務。

但是,在2013年開始,可能因為澳門賭業飽和,所以開始把業務擴張至橫琴、珠海及香港,另外發展手信業務。據2013年8月9日公告,佳景集團以400萬澳門元購入「澳門英記餅家」品牌澳門之使用權,同時引入過往之家族人士持有30%股權,其後向譚詠麟發行500萬購股權,行使價3.07元,作價他為代言英記餅家的代價之一部分,有大張旗鼓之勢。

但是,由於這品牌大張旗鼓,改善包裝,並以各種卡通品牌店廣開分店,支出大增。至於產品方面,怪獸老婆進店後看見沒有人就進去看看,雖然看到包裝也很喜歡,但嚐過不是熟悉的味道於沒有買,所以收入上升不前,導致近年虧損不少,於過去3年已虧去超過1億元,加上澳門賭業近年沒有起色,開拓珠海業務也失敗,故2014年及2015業績陷入虧損。

但是,去年業務已隱然見到起色,英記餅家在關店及減租下、以及珠海業務縮減,導致虧損大熾,加上澳門賭業開始復甦,賭場餐廳業務慢慢恢復,機構食堂業務表現也穩定,但香港擴張之業務及租賃物業被租客退租,影響了收益,但正面來看,大額虧損已過去,距離轉虧為盈不遠。至於該公司最大靠山梁安琪在澳門實力不減下,如果澳門賭業穩定發展,相信未來公司實力仍會漸增,但是否會回復至最盛時,暫時仍需觀察。

買完手信後,我們就搭巴士到碼頭搭船回香港。回香港後,怪獸老婆說很喜歡在巴黎人帶回來的香皂,她說很喜歡這個味道,如果有機會,要再去試試。



給佳華百貨(0602)的信

$
0
0

(按: 據本人所知、所悉及所信,本人已持有約200萬股佳華百貨(0602)的股份,壇主則持有約300萬股,我們兩個人持有的戶口約53萬,家人持有約12萬,朋友持有約36萬,約持有590萬左右。加上幾位同盟網友持有約420萬股,合計1,010萬股,約佔公司股本1%,敬請留意。如果不回覆,會有更進一步行動,謝謝。)

你好:

小弟是湯財手記的博客(http://realblog.zkiz.com/ )的網主湯財(greatsoup),貴公司可以在財經雪球找到小弟的名字,經近1年持續吸納後,本人和朋友已持有公司約1%的發行股本,如果不相信的話,詳細可留意明天小弟和朋友在中央結算(CCASS)通過一通持有的股票已經大增至約0.9%,加上其他銀行及證券行的倉位,相信足以讓你們相信我們是確實持有貴公司不少股票。

有鑑於此,小弟有一些問題想請教,煩請解答。
1. 根據最近的關連交易,位於佳華領匯廣場的新店鋪於1月已開始租用,租金約160萬人民幣,根據資料,該商場於9月開業。請問確實開幕的日子是否真正是9月? 如果不是,請問甚麼時候的開幕? 如果照你們的日程,相信本年大約40%的盈利都沒有了。請問貴公司想把租用的物業如何設計,以充份提高上市公司的盈利?

2. Hello Kitty 茶飲店請問近期有甚麼發展計劃? 未來和遠期開店目標是甚麼?

3. 為甚麼去年3月以非常低價出售90% 的貿易業務?

4. 至於O2O 及保理業務的開展情況如何,近年好像沒有甚麼大進展,為甚麼?

5. 為甚麼母公司不考慮提商業地產的業務注入佳華,增強上市公司的實力和市值,有利融資?

6. 今年是上市10周年了,有沒有考慮增加派息?

7. 為甚麼近年盈利水平不錯,現金水平頗高,派息為甚麼還是這麼低,又好像沒有可以計算的派息政策?  為甚麼在近年仍是現金量高和不算低的資本開支下,不考慮高額派息,使市場失望。長年多派點息,可以提高自身市值。例如映美控股(2028),雖然公司資產不多,但經常維持派息,市值被推高至很高的水平,為何公司不考慮?

8. 如果不想利用上市公司,為何不選擇賣盤,使上市公司得到充份利用?

上市公司一直不用是一種非常大的浪費,市值這麼低,基本失去融資能力,為甚麼不嘗試活化一下,提高市值,進行更大的操作? 最好的公司,是實業和財技並用。實業的投入,我看到了,但財技你們是完全一片空白,不過我認為,只要增加派息,做好盈利,利用上升後市值融資,併購自家商業地產資產,壯大自己實力及現金流,才是好方向。我並沒有甚麼惡意的,只是一個覺得你們有擴張空間的公司,請你們諒解。

如果可以,小弟可以提供我的電話,方便你和小弟溝通,謝謝!

湯財敬上

湯未生特約: 澳門特別篇(上): 毒男退休記 (附上味皇對背景的補充)

$
0
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8%B2%A1%E7%B6%93/%e6%be%b3%e9%96%80%e7%89%b9%e5%88%a5%e7%af%87%e4%b8%8a%ef%bc%9a%e6%af%92%e7%94%b7%e9%80%80%e4%bc%91%e8%a8%98-66768

上月初,未生和怪獸老婆假日去澳門度假,打算「大三巴、觀音像、媽閣廟景致真優美」,還順帶在《港鐵相對論》提及的朋友亞貝一同拜訪在澳門居住的味皇兄,最後他帶未生3個人在澳門遊玩一天,之後還帶我們「買手信、買手信」,謝謝他的款待。味皇兄的發達史也值得一提。 

味皇兄在大學未能畢業,雖初心不找賭博的工作,但後來發現賭業才能賺到錢,最後根據其說法是「墮入火炕」,不久發現股票奧祕,於是全身投入,誰不知後來竟買中一些「福建股」,輸了部分本金,幸而本金不多。在吸取教訓下,在2008年「乾坤一擲」賺了大錢。

次年,他出售股票,以膽博膽方法購入一個澳門住宅物業,2009年後,澳門賭業高速發展,居民收入大增,物業價格水漲船高,於是打鐵趁熱,次年他再購入多一個物業放租,在改裝原有物業又樓換樓,再加上利用多餘租金投入高息股票,資產大幅增值。 

近年,他出售手上所有出租澳門物業,換成價值接近幾百萬的高息股,加上他持有的澳門自住物業、珠海的商鋪,資產值接近千萬元,每月的股息金額足夠他本身的工資收入,在2016年中正式結束工作生涯,但他只是三十多歲。 

雖然未生的投資成績一般來說都超過味皇兄,但始終在物業的投資上,我是承認輸他一籌的,所以未生夫婦資產值少他大約一半,也未能退休,未生認為有幾個應該學習的地方: 

(1)在早期降低生活開支:在未生眼中,味皇兄生活非常省。當日所見,只是花了幾塊錢飲檸檬茶,也沒有花錢搭車,只是吃了一頓幾十塊的午餐,這種生活捱了幾年,成功積累了一筆不小的資本。 

(2)要有「殺手觸覺」:「殺手觸覺」是 引用蔡東豪講謝清海的書中說法。味皇兄在2008年中乾坤一擲,把所有資金投入低估的股票,成功把資產增值幾倍,次年也瞓身籌得資金進入樓市,成功跨入發達的階梯。\

(3)要用市場擴張期盡快擴大資產,並及時退出:味皇兄購買物業多利用負債,資產升值時,擴張極快,之後在澳門樓市退潮前出售物業,把賺得都放在高息及折讓股,成功保住財產。就算日後樓市大跌,已經和他沒關係了。 

味皇兄退休後,隨了去過幾次長途旅行,大部分時間都在家過毒男的生活,雖然退休,他也想多寫網誌,但因為懶,提不起勁,多時寫的網誌也減產。未生因要養怪獸老婆,為著生計,要多賺外快,出賣朋友寫出此作,咳咳。

http://realblog.zkiz.com/lgaim/237870

另外有D野要聲明下,早排湯兄係專欄度提到我的內容,有幾多係唔啱既

1.湯兄話我發覺賭業賺錢,所以失業的味皇先走去做荷--實情係當時沙士,味皇在這段時期見了好幾份工投左唔少求職信,這些工作人工3000-7000都有,結果係冇一間肯請味皇,不是味皇不肯做,是別人嫌棄,事實上當時的僱主由嫌棄人轉變為比人嫌棄之間有大約2年的時間差,當年沙士年失業人口唯一的出路係做荷,而味皇在這期間入職,唔係就冇飯開,味皇大意是說,因為援 交好賺錢而去做援 交賺到錢,同做左援 交之後先賺到錢,是有若干不同的,僅在精神層面上來說

2.湯兄話當年我"乾坤一擲"賺左大錢--當時味皇將全部定期存款投下,但按絕對數量來說,也許只是幾個月人工,即使賺一倍兩倍總體%數也不是很大,況且邊有賺幾倍?

3.湯兄話我膽博膽方式買入第一層樓--當時兩房單位樓A賣117萬,租金3600,約3.7厘,而3600相當於一個牛荷人工13900(港元折合)的25%,呢度有點可以預測,一個牛荷可以輕易租下這個單位,兩個人加埋更不在話下,澳門未來會全民皆荷也是可以予見的,而味皇推算一個牛荷租一個一房單位比4500,即人工的1/3也許會開始手緊?而味皇判斷兩房的租金在6500水平(而當時兩房3600,一房2800),味皇認定澳門的租金會上升,而用3.3厘計算,買下樓A有相當大的水位,同時3600租出後,味皇支付的供款只佔味皇人工的12%,味皇是非常保守的,價值投資,絕非膽博膽,另一方面,味皇可以明言,所有包括各位身邊的朋友中認為是膽博膽的人,是不是都有非豪宅不買的傾向呢?而味皇只買舊的2手樓,我不希望自己變成宣揚膽博膽的不良教材

4.湯兄話我因為樓價水漲船高而買入樓B--樓B其實是租大於供的,有能力想買多少也沒有關係,樓價升不是因素,順便再提下,樓B以4200租出,供款只是2400,當時牛荷人工也升了少少,因此租值潛力也許再高些

5.湯兄話我身家接近一千萬--台幣嗎?如果定義501萬叫接近1000萬,味皇就冇話講

其實買樓同股票差唔多的,如果將樓同股票都同稱為"資產",咁就文字義意上是一樣的,可以進行價值投資撿煙頭,味皇主打的項目名為"生息資產",而"生息資產"的評估標準係息同質,因此形成:評估兩項生息資產,息相近,那一個更高汁?質相近,那一個更高息?或者就是另一項生息資產是否全面比原有的好

舉例說,如果生息資產一個3厘息,一個3.5厘息,咁無論呢個生息資產係兩層唐樓還是太古的AB股,意思也是差不多的

不過換樓800呎換成500呎(樓A,C),500呎換成300呎(樓D),16年樓換成27年樓(樓B),30年樓換成32年樓(樓D),將收租樓公平的視為生息資產而唔認為是越換越差呢點就唔係人人接受到

早兩年賣樓果度,層樓的租值只有不足2厘,先不講有冇炒高,樓價高唔高唔剩係話厘數低就實係,當年澳門的人工增長到頂,之後幾年都唔駛旨意加,除左公墓猿基本冇人會加人工,因此味皇認為租金冇得升,此時不賣更待何時?(當時2房租8000,1房5500)換成股票呢樣生息資產,要買就搵派息將會增加的,要賣就搵派息將近到頂的

1. 名稱:greatsoup (RB用戶) 時間: 2017-03-04 00:01:03 

我個人也承認有少許不對,我會今個星期在祖師爺篇野補上你在網上有澄清,叫人過來睇。
(1) 我只是照你幾年前寫的野來用,只是描述個人感覺。 可能不是我的意思,這是我不對。
(2) 我記得金融海嘯,你的資產有12萬,買樓前後已有42萬,還不是幾倍?!
(3) 膽博膽的意思是幾乎找不到銀行做按,最後給你找到一家適合的,如果不能按你就不能買下。
(4) 意識到會賺錢,所以就會繼續買。我的意思是咁。不好意思。正如我近期的做法。
(5) 自住樓都值幾百掛,股票幾百掛,百幾萬現金又是錢掛,加埋應該最少700,未計你在海外的物業。應該有我所說的「近一千萬」,如有得罪,多多包涵。


1973年3月9日: 新世界發展(17)和大酒店(45)協議開發對方地皮為酒店

$
0
0


在一個股市高峰期間,總有一些重磅消息。

擁有尖沙咀半島酒店北翼及南翼(現九龍酒店)的大酒店宣佈,和已收購太古公司(19)藍煙囪地皮的新世界發展(17),發展其部分地皮興建一間最豪華的大酒店,預計在1976年完成。

同時,在該新酒店落成後,半島酒店現址會和新世界合作發展大酒店地段。計劃完成後,可以說這兩個大集團已壟斷整個尖沙咀海邊的酒店供應。但後來股市大跌,消息未尋獲,估計是告吹了。

藍煙囪地皮後來因修改規劃,因多次延誤,直至1980年完成,成為新世界中心,酒店部分為麗晶酒店,2001年出售予洲際酒店集團,近年由建生國際(224)家族為首的私募基金取得,建生國際持股約10%。2008年新世界中心開始重建,預計快將在2017年完成。至於半島酒店最後只重建南翼部分,在1985年改建為九龍酒店,次年開幕,並出售予長江實業(1),2015年重組後成為長江地產(1113)的一部分。

所以說,有資金的時候,計劃一定多,低潮時實力才見真章,才是影響執行力的時候。

1. 新世界中心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4%B8%96%E7%95%8C%E4%B8%AD%E5%BF%83

2. 新世界中心重建項目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B0%E4%B8%96%E7%95%8C%E4%B8%AD%E5%BF%83%E9%87%8D%E5%BB%BA%E9%A0%85%E7%9B%AE

3. 香港洲際酒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6%99%E6%B8%AF%E6%B4%B2%E9%9A%9B%E9%85%92%E5%BA%97

4. 半島酒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8A%E5%B3%B6%E9%85%92%E5%BA%97

5. 九龍酒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9%9D%E9%BE%8D%E9%85%92%E5%BA%97

6. 新世界出售麗晶酒店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1/0521/LTN20010521022_C.doc

7. 基匯資本成功主導香港地標洲際酒店收購交易
基匯資本完成首個亞洲獨立帳戶投資交易
http://www.media-outreach.com/release.php/View/1672

8. 洲際酒店73億易手 
每間房逾千四萬 貴絕全港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0711/19215930


9. 大酒售出售九龍酒店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4/1207/LTN20041207031_C.pdf

10. 建生國際入股洲際酒店交易公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710/LTN20150710484_C.pdf

11. 長實地產的物業資產名單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0603/a4796/CCKPH-20150317-26.PDF

碧生源(0926)會被列入低度不適合投資股份

$
0
0
公司一日在包括業績公告下,發了4張公告,另外3件事是:
1. 收購中山萬漢及中山萬遠各51%,進軍製藥、保健產品及大健康產業,非常誇張,但投資金額只是1.377億。
2. 出售購碧生源食品飲料的100%股權權益,作價7,500萬
3. 發行1.65億股給3位中國公民李姣芝女及1個基金Everyoung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每股0.5元,集資8,240萬。

根據公司最新業績,公司現金只有約1.5億,兩項收購已耗光接近所有現金,所以有集資理由,亦有出售物業的理由。但在近日股價低位,另外去年下半年的回購價最低是0.495元,最高是0.8元,回購8,649.6萬股,花了5,309.7萬元,每股回購價61.38仙,高價回購,低價印股,做法是否恰當? 

同時做出幾件事,可能真的是恰巧,但似乎是已安排好的事件,公司過往已虧光上市的集資額,現在還要犧牲公司利益來炒股票,可能是他們交換利益的做法,但做法似乎不太恰當,可能是他只懂炒股票,不懂做一隻股票,或是不懂財技給人騙了,但是一個不懂財技,只懂做生意的公司去上市,似乎是一步一步跌入別人設好的陷阱,代價是股票永不超生,下一期這公司會被列人低度不適合投資之列。

1984年3月12日: 私人配股集資成新趨勢

$
0
0

文中的依利安達電子(33),即是已被建滔化工私有化的公司。現時掛牌的依利安達(1151),是前文的依利安達的主力做線路板附屬公司,也在新加坡上市。

33年前的討論和現時基本上接近,寫法較口語亦較傳神,證監專員腔調也是非常保守及官方,哈哈。


Viewing all 70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