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手記
Viewing all 70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龍潤茶(2898): 是否應介定為現金公司的可換股債券配售?

$
0
0
今天晚上,公司宣佈委任智華證券配售6,480萬可換股債券,年息5.5%,每股換股價27仙,可發行2.4億股,兌換後佔擴大後股本14.21%,稱可擴大公司股東基礎,資金可用於一般營運資金及為任何未來投資撥支。

根據公司2016年9月30日報表,公司現金達2.33億元,但應付融資租賃及董事金額只有600萬,即淨現金約2.27億。現金量佔公司總資產2.86億的82%。在配售可換股債券後,公司總資產增至3.51億,現金量增加2.97億,佔現金85%。這配售顯然超過香港交易所指引信HKEx-GL84-15中有關現金資產公司規則的指引50%的臨界點,配售債券並不合適。

究竟配售事宜是否急需,且進行甚麼樣的投資,公告並沒詳細披露,這是否一場合宜的配售,加上智華的往績是為一些往績差劣的上市公司配售,如康健系的家夢控股(8101)及銳康藥業(8037,前朗力福集團)以及華匯系的中昱科技(8226,前上聲集團)、萬隆控股(30,前佳訊控股),以及財技人士控制的中國金融租賃(2312,前金豐21)及富譽控股(8269),相信他們目的不止於此。

再者,該公司大股東已有不少傷害股東的記錄,在早年已有高價購入茶葉業務,2014年更在高價出售物業後,大股東竟然取得一筆巨大花紅,使公司受到嚴重虧損。

鑑於以上各點,希望港交所及證監會可以盡快禁止此項配售,使小股東權益免受傷害。


1986年12月9日: 莊氏集團和莊氏置業合併,組成莊士機構

$
0
0

當年他們應該是向愛美高購回莊士集團、莊士置業和能達科技股權,但無提出全購,導致收購及合併委員會譴責,為減少被狙擊機會,所以把莊士集團及莊士置業合併,組成莊士機構(0367)。


聲討老千供股集資行為(不斷更新) - 包括威華達(0622)、惠生控股(1340)

$
0
0
各位讀者們:


我希望大家協助筆者一同聲討以下公司賤價發行新股的行為,大家儘管向港交所投訴,使他們可以正視這部分在股場上多次以賤價集資行為的股票,以免他們再為害人間,使他們最少能以公司帳面值的價格認購新股,提出全面收購。

我會以實名向港交所及證監會舉報這一批近期以低價發行股票的新股,謝謝大家支持。

港交所電郵:  info@hkex.com.hk
證監會投訴電郵: complaint@sfc.hk
證監會投訴網站: https://www.sfc.hk/web/TC/lodge-a-complaint/against-intermediaries-and-market-activities/complaint-form/

湯財敬上

1. 12月15日惠生國際(1340)供股:

2016年12月15日,惠生國際(1340)宣佈以50仙,2供1股,發行289,490,000股,集資約144,750,000元,集資目的為62.5%用於償還集團之借貸及37.5%用於作為一般營運資金用途。公司財務顧問為衍豐企業融資,包銷商為金利豐。

根據公司2016年6月30日報表,該公司現金量達3.32億元,另可供出售投資150萬,合計約3.34億,另債務為1.06億元,淨現金為2.28億元,折合每股約50仙人民幣(約0.6港元),可見足敷償還銀行債務不用集資,加上公司在2016年7月7日成功以較公司每股淨值約2元人民幣(約2.4港元)折讓超過70%集資6,580萬元,淨現金已達3億元,可見完全不具商業理由以還債,作為供股集資的原因。

在物色商機方面,公司在3月公告有潛在商機,但10月已公告取消,且近月來完全沒有披露消息作為未來商機的投資,以此作為集資原因不適合。

總結來說,他們本次供股理由以商業理由及以股東攤薄的角度是非常明顯,希望監管當局能否決此次供股。

在背後原因而言,以一個市場活躍者的眼中,該公司供股完全是為了一些陰謀詭計收集股份。他們一般是以迴避全購規定購得股份,其後透過不用股東再次批准的一般授權發行新股及低於50%擴張股本的比例進行供股,以低價使股東灰心出售股份或不供股,攤薄舊股東,使得成功取得公司的控股權。這家公司完全是一個完美地攤薄股份的例子。

在2016年10月13日,前主要股東以47仙出售約29.78%股份予一批獨立第三方,出售價格較資產淨值折讓80%,較現金值亦折讓20%,作為一名控股股東,此出售完全不合常理,可能有部分隱藏條款沒乎向市場披露,且本次出售剛好避過了30%的全購界線,很明顯是為了避免讓現有股東獲益而設。

2016年7月配售股份的配售代理樹熊證券。根據資料,該公司由中昱科技(8226)購得,其本身屬於「華匯系」一員,作風已不佳。曾為多家作風不良的新股集資,例如前進控股(1499)等,所以本次為惠生國際(1340)配股,應有其目的,估計以低價取得其股權。

在這兩次的購得股權後,他們已經持有近45%股份,如果本次供股沒人認購,他們已經取得超過60%股份,加上如果2016年6月取得的17%的股份(在股份配售後及供股攤薄至9%),他們可能利用已經取得70%的股份,成功掌控公司。

希望監管當局能夠正視這種先以一般授權配售股票,其後以不用股東投票通過的方式賤價發行新股的方法予以正視。本人會繼續投訴,發動群眾力量、傳媒力量,希望監管當局盡快作出行動,配合上星期五當局發出的聲明,使得這種完全地攤薄小股東的行為得以糾正。

關於百信藥業(574)發行可換股債券之不合理性

$
0
0

逕啟者:

本人為湯財,本次投訴是關於百信藥業(574)本日發行可換股債券的事項對現時股東有攤薄之嫌。

根據2016年6月30日之報表,該公司資產淨值為7.60045億人民幣,以現時發行新股10億股計算,每股資產淨值為0.76人民幣(0.86港元)。

根據本日發行可換股債券1的行使價0.6元而言,有約30%之折讓,相較配股守則20%的折讓較大,所以應建議該公司的可換股債券配售價提高至折讓20%,即約0.69元以上,否則可能會有人繼續濫用此機制,不採發行新股,而繼續利用行低行使價可換股債券以做出形同攤薄股東行為,希望港交所及證監會正視此行為,不讓任何企業融資人員上下其手,謝謝!

湯財敬上

關於威華達(0622)供股之投訴事項

$
0
0

逕啟者:

本人為湯財,今天晚上得悉威華達之收購HEC Securities 30%股權,以及過去進行供股的事項,對以上兩項交易,均屬於對小股東不公的事項,列之如下:

2016年11月30日,該公司建議以26.5仙,以每持有2股獲發1股股票的比例發行約36億股,集資約9.53億至9.72億,稱用於收購投資控股公司旗下之Smart Jump進行證券買賣,又或是70%用於本集團經紀業務的業務發展及30%用於本集團放債業務的業務發展。

據公司稱「經考慮本公司可採用之其他集資方案(例如發行非上市票據及配售新股份)並衡量各項方案之利益及成本後,供股讓本公司得以籌集長期股本以鞏固其資產負債表而毋須還款或支付利息。董事會認為,由於供股讓全體合資格股東享有均等機會參與擴大本公司資本基礎以及使合 資 格股東維持彼等於本公司之權益比例,並可按本身意願繼續參與本公司之未來發展,故供股符合本公司及股東整體利益。

但本人認為考慮以下因素,其不應進行收購控股公司進行證券買賣或是70%用於本集團經紀業務的業務發展及30%用於本集團放債業務的業務發展,且供股顯然不公平地攤薄放棄認購的少數股東的權益,故供股不應該成立。

(1)根據意馬國際(585)收購Smart Jump公告,港交所對收購事項後目標集團及經擴大集團上市的適當性存在疑問。根據原則為本測試,而有關收購按聯交所的意見具有達致把擬收購的資產上市的意圖,同時亦構成規避有關新申請人規定的一種方法,詳情參考意馬國際2016年4月18日及4月26日、6月3日及8月9日的公告,同樣的原因也許適合於威華達控股(0622),故集資的第一原因成疑。

(2)至於集資之第二用途,估計逾6億用於經紀業務的業務發展約3億用於本集團放債業務的業務發展。惟根據公司報表,其擁有超過7億現金、19億的按公平值列賬及列入損益表之金融資產及約3億的待售投資,只要其把以上資產變現,即足夠應付其業務之需,有關供股明顯不符合商業理由。

(3)發行新股份及新票據,前者必需相對較收市價43仙有一定折讓方可發行,肯定較於2016年6月的每股淨值60.7仙有約30%折讓,顯然不符合利益。後者因該公司現金及股票量充裕,增加發行票據不合符利益。

(4)對供股價26.5仙而言,較於2016年6月的每股淨值60.7仙有約60%折讓,考慮到於10月時,公司受到可能申請國內證券牌照下,股價在2016年10月20日之30仙暴升至約50仙水平。根據該兩日之中央結算紀錄,同集團的HEC Securities 沽出3.24%新股,至於集團的進陞證券購買3.16%股票,淨沽出約0.1%股票。

至於在過去1年而言,情況更誇張,在這一年間,HEC Securities 由約9%股權,降至供股前2%左右,沽出價約在0.3元以上水平,淨沽出股權達7%,扣除進陞證券購買3.16%股票,沽出約4%。如果以26.5仙補回所有股票,可為該集團賺取不少股票差價,可以說,其供股的真正目的,是為了以低價補回高價的股票,是會不公平地攤薄放棄認購的少數股東的權益。證監會應正視。

https://webb-site.com/ccass/chistory.asp?issue=207&part=1179
https://webb-site.com/ccass/chistory.asp?issue=207&part=39

2016年12月15日,威華達收購HEC Securities 30%股權,作價5.25億,即整體作價為17.5億元,以現金支付,並附上3年3.5億的保證回報,如不足將會由賣方補足最多達1.05億的代價,即淨代價最低為4.2億,整體估值12.6億。惟考慮到以下各點,該收購完全不符合商業邏輯,且為幕後人士圖利之嫌:

(1)  HEC Securities的資產淨值約9.63億,且盈利不多,以12.6億至17.5億作價無疑是高估了該公司的未來前景。
(2) 威華達早已經間接持有萬贏證券公司股權,以及透過旗下公司持有HEC Securities,收購重覆業務並不符合公司最佳利益。
(3) HEC Securities即使於2015年市況高峰下,並未達到3年中最低7,500萬的獲利目標,故在設定盈利目標下,實是高估該公司未來的前景,且可能是為了製造「廉宜」之假象,故製造目標盈利。
(4) 收購HEC Securities幾乎耗盡公司至2016年6月的現金儲備約7億,目的只為了提供供股之原因,惟考慮以上原因,實不應作為考慮供股之其中一個因素。
(5) 威華達和HEC Securities本身已屬同一集團,且公司似乎隱瞞其亦透過Ideal Principles Limited 持有該公司約7%的HEC Securities股權,可能屬於關連交易,該公司似乎目的是把資金挪用用途。
https://webb-site.com/dbpub/orgdata.asp?p=12651&s1=stakdn&s2=&x=y

故此懇清當局在理解事態前,應該讓該公司停牌處理以上問題,否則應該禁止收購及供股,以符合上星期五證監聲明所言,採取嚴格的方針,包括聯交所會在懷疑建議要約或相關交易條款會不公平地攤薄放棄認購的少數股東的權益時作出查詢。謝謝你們!

湯財敬上


時捷(1184)主席嚴先生說大了?

$
0
0

今天看到新聞,發現一些人的粗疏程度可達到一個點:

時捷集團適逢35周年紀念,嚴氏坦言,有考慮派發特別息,但強調仍要視乎今年業績情況而定,集團過去沒有供股及發行新股,現時沒有資金需求。


筆者按:

嚴先生可能貴人事忙,忘記了20多年前的事。

只要一看Webb-site ,1996年及1997年,公司各進行1次供股,一次2供1,每股35仙(經合股及紅股調整為1.75元),一次1供1,每股2供1,每股25仙(經合股及紅股調整為1.25元)。

至於發行新股,嚴先生曾經認購公司5,000萬份購股權,每份1仙,換股價1.8元(經送紅股調整為0.9元),其後已全部行使,發行5,000萬新股,股權已增至超過40%。

所以千萬不要說大,另外請公司澄清。記者也要查證一下事實,不要當老闆說的東西是真理。

湯未生特約: 你咩名?(完整版本)

$
0
0
上星期日,未生和怪獸老婆去看了《你的名字》,雖然未生開始踏入而立之年,這類型的電影看過也不少次,但今次久久不能釋懷,執筆當時雖然已想不起情節,但仍記住那種動人感覺,還想去多看一次。

劇中的男女時空錯摸,拿著的電話都是iPhone不同的型號,沒前篇《在壞機中浪費錢》提及怪獸老婆的款式新,至於瀧和三葉究竟年紀有否相差不得而知,但最終卻和《幕後玩家》的劇中蕭正楠的最後一句對白「人生就是咁,是起點也是終點,兩點最終都會相遇,裡邊包含著有始有終和無始無終的哲學,萬物變化,悲歡離合,緣起緣滅,都是呢一筆」。

說得這麼高深,其實都是想起一間變壓器廠演變出的獅子山下財技故事,來來去去總是緣。

1978年,林賢奇、何子剛及梁威泉合作成立了變壓器廠,其後發展成為品德集團(176),在1994年上市,但在約1990年代,因出售了給外資機構,易名聯太工業,其後林賢奇在1997年向聯太購回灑水器業務退出,該部分業務後來演變成在2005年上市成華訊(833)。

另一方面,聯太集團則陸續併購了不少業務及上市公司如香港玩具(586,後易名科維控股,已除牌)、英發國際(439,現為光啟集團)等,但其後以上上市公司均一一出售,何子剛及梁威泉亦在2003年及2004年退休,但總算能維持經營。

在2010年前後,聯太獲朱太和詹培忠合作取得控制權,不久股權讓予從事殯葬業務台灣上市公司龍巖(5530)董事長李世聰等人。2014年,購入龍巖部分擁有墓地的少數股東股權,同時當時聯太管理層購回變壓器廠,演變成剛上市的桐成集團(1611)。又在同一時間,聯太控股(176)李世聰等人也把股權出售予太陽集團負責人之一鄭丁港妻子楊素梅的姊妹楊素麗及和太陽集團有聯繫的李志成。

上市後的華訊,業務由灑水器持續擴張至生物柴油及節能產品,但新業務未成氣候。在2016年,華訊引入華融國際(2799),林賢奇股權降至50%以下,不久收購一個超過市值甚多的北京物業,相信轉營之心迫切。

這幾家公司雖然是有不同的名稱,但確實像是一體。究竟這幾家公司財技未來演化會如何? 是收乾後注資再賣殼,還是擴大注資後變相賣殼,又或是單純地賣盤,就像結繩一樣,連結著不同時空和人物,當時間到了,只有相信歷史的非偶然性,自然會朝著最應到的地方去。

未來,未生會像瀧進入三葉身體後「搓my breast」,繼續追尋這一種財技的美。

1984年12月20日: 南聯實業(1036)公佈業績

$
0
0

公司在1984年錄得經常性盈利1.34億,增幅達41%,盈利0.708元,較去年0.501元大幅增加,主要因為營業額增加及匯率貶值及生產成本控制得宜,加上購入天偉製衣,導致盈利率大增,該公司之前已5送1紅股,現在又和去年相同派發15仙股息,即變相增加20%。

南聯實業之歷史:
南聯實業有限公司,簡稱南聯實業(98),在1970年代上市,其後香港紡織產業競爭日益加劇,後來轉向地產,並分拆南聯地產上市,編號1036,後被富聯國際(369,後易名永泰亞洲)併入。在2006年,南聯實業進行以每股5.5港元私有化,而在股東大會通過後,2006年12月21日撤銷上市。

南聯地產在2009年私有化失敗後,獲萬科(2202)2012年購入其上市地位,易名萬科海外。


又重複了: 原生態牧業(1431)及恆寶企業(1367)歸入華匯陣營

$
0
0

2016年12月22日晚,兩間公司公佈配股計劃:

1. 萬贏證券協助恆寶企業(1367)配售96,000,000股,每股2.05元。
2. 民眾證券為原生態牧業配售781,749,400股,每股0.5元。

萬贏證券由華匯系威華達控股(0622,前凱達集團、銀網集團)持有88.22%及中國新進控股(1332,前稱確利達國際、中國光電控股)持有11.78%。至於民眾證券則由民眾金服(279,前東方紅、內蒙發展、恆盛東方、內蒙發展、民豐控股)持有。威華達控股及民眾金服主要經營地點均在華匯中心。

此為華匯系控制的第31家(或以上)公司,包括包括萬隆控股(30,佳訊控股)、海王集團(70,前德智發展、駿雷國際)、恆騰網絡(136,前馬斯葛集團)、中國軟實力科技(139,前預發國際、139控股、越南控股、中國微電子,中國金海控股)、 民信金控(273,前稱怡南、華匯控股、互聯控股、威利國際)、民眾金服(279,前東方紅、內蒙發展、恆盛東方、內蒙發展、民豐控股)、三龍集團(329,前金龍集團、如煙控股)、中國新金融(412,前東峻、大雄科技、漢基控股)、 中國家居(692,前正興、寶源控股)、意達利控股(720,前和記行)、中國置業投資(736,前銳鴻集團、上億國際、北方興業)、仁天科技 (885,前福方集團)、鷹力投資(901,萊福資本)、合一投資(913)、野馬國際(928,前德發集團)、中國環保能源(986,前南興集團)、中國智慧能源(1004,前麗盛集團)、新確科技(1063,前錫威國際)、保興資本(1141,前雄豐集團、新創綜合企業、保興投資、北京御生堂)、國盛投資(1227,前第一亞洲資本、中國金融產業)、中國新進控股(1332,前確利達國際、中國光電)、恆寶企業(1367)、原生態牧業(1431)、首都創投(2324,前中國北企投資、德泰中華投資)、銳康藥業(8037,前朗力福集團)、 泰盛國際控股(8103,前訊泰科技)、中國幸福投資(8116,前優能數碼、大地資源控股、中國公共醫療)、科地農業(8153,前智庫科技、中國3C集團)、匯創控股(8202)、譽滿國際(8212,前問博控股、香港生命集團)等,其往績劣不可聞,建議大家小心迴避之。

1988年12月28日: 黃志祥故事

$
0
0

當年兩位富二代已經代表父親投地,現在富二代也沒到這個水平呢!


2016年回顧篇(1): 個人的錯誤及展望

$
0
0

相較去年底的情況,今年的情況可謂如履薄冰漸入佳境。

在工作上,年初退出工作後,雖然說自己簽了一本書,但是好像從沒時間認真寫作。早上忙和媽媽一起,下年常常為金錢、為網站做了不少事,晚上煮飯後,之後除了不太認真讀書後,都給了老婆,再深夜就做自己的事情,最終也無甚成果。在年中重回舊公司,已經覺得自己時代已過去,不太受重用,幸在到職之前接受朋友文昌之邀,做了節目,於是接連接了兩家機構的邀請,寫寫一些財經文章。

在報紙的一個是本人生活的反映,作風是為生活加點趣味,較為嘻笑怒罵式的,以吃喝玩樂方式寫下股票,文章有時取材不限於大頭蔡、我的港女老婆和月巴氏等等,股票內容批評已較保守,同時融合個人喜歡看劇的興趣。另外一個專欄因為網上為主,所以都是以報紙的文章為基礎,把不能寫的東西補充,以補報紙的不足,如果大家有興趣就找本人的朋友谷歌,也許會協助到你。

考試方面,成績仍然不合格,但我還可以接受,另外我參加了一個風險考試,溫書不認真,估計成績都是不太好。因為準備這個考試,關於重考之事,也許等2018年吧。

至於感情上,算是進展順利,趁沒事做的時候,把應該做的手續都辦了,如果留意到本人約4月中上節目的時候,左手敲台是有點金屬發出的聲音的,無名指已戴上戒指,當時已成婚約1周,看到報紙專欄的人會明白現時個人的感情狀況。

至於新房子上,年初沒工作,但是補假的資金都夠我應付1個月的房貸,加上於結婚前部分需退還予家人的炒股票貸款,獲得暫緩,結果大大紓緩了壓力。結婚禮金有帶來一定壓力,但人情賺回一點點,錢也夠支持多一陣子。年初重回工作崗位,收入能夠支持房貸,現已無大困難。樓價漸漸創新高,本人的房子亦升值,預計下年轉按,可能不用多補錢,或者獲得少量現金。

在股票上,年初因為賣出奧思(1161)、還房貸及家人資金、結婚上,現金陸續流出,資產跌至新低位,回復工作後,因為要還房貸、考試費用及支付日常資本支出等,流入不多,故把倉改組為集中價值投機倉。但整體上回報陸續回升,至12月初,如計入提出資金的影響,倉內資金重2015年5月高位,其後股市回降,回報有所下降,但今年回報相信也是處於幾年內的良好水平。未來因為我會把個人倉改組為投機倉,小花倉改組為價值倉,家人倉會作為收息倉,故會加大小花倉和收息倉的比重,加上為方便計算,故個人倉預料無新資金流入。

在Zkiz倉上,年初表現不佳,但在稿費收入、網上廣告收入及股票表現良好下,回報屢創新高,較年初增加最高達70%,資金量超過2015年港股大牛市的水平。後因主力回降,故持股市值稍降,但不算嚴重。目前,該倉會因購入總部重組清零。該擬購入總部位於九龍地區,仍在洽談價格中,預料本年年中交易完成後會進行本網交流用途,到時我們會再分享。

至於整體財富上,年初稍有回降,但年中在物業股票價格拾級而上,約在年底已恢復最高峰水平,現時仍處於較高峰水平附近。

今年犯的錯,多得我也忘記了,但在股票上多是吹水,我想最重要的例子如早沽怡邦行(599)、亞洲聯網科技(679)、松景科技(1079)、柏能集團(1263)、滴達國際(1470)、萬景控股(2193)、明輝國際(3828)等股票,不願意賣出新昌管理集團(2340)及過分關注佳華百貨(602)等,其中怡邦行(599)、新昌管理集團(2340)、明輝國際(3828)及過分關注佳華百貨(602)屬於中大型失誤,其他均屬小型,失誤金額沒去細數。因為資金已分散,加上cashmain已停止服務,對組金影響也沒法計算。

總體來說,個人認為今年表現不合格,需要做得更好,目的是事忙導致缺少思考。今年仍然事忙,但好像少了點東西做,目標好像找回舊工作都大致達成,考試還未合格,相信要努力。但我為Zkiz擬定了未來的方略,相信未來幾年都為這目標奮鬥,並希望資金以每年7位數以上增長,達致35歲賺到1,000萬的目標,謝謝。

2016年回顧篇(2): 回報篇

$
0
0

關於2015年回報,大家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以月度表現看,今年回報是漸入佳境。整體而言,全年為1月最低,之後逐月上升,至12月初為最高,其後回降,最終全年回報約43%左右,較恆生指數回報0.39%,跑贏逾42%。為避免cashmain消失後失去紀錄,僅供參考備忘用,本人現時股票資產為1,663,457.57元。

今年年初,悉數出售奧思集團(1161),金額約40萬元,分散於多隻股票上,並逐步增持佳華百貨(602)。

年初股市表現差,分散的股票回報低,導致回報為負10%水平,但怡邦行(599)分發紅股使回報回升,回報已回到平水。之後無甚大表現,直至約4月怡邦行(599)分發紅股有曙光,股價表現繼續轉好,5月回報回增至逾15%以上,其後業績公佈及派息不如預期,本人陸續出售股份,投入明輝國際(3828),表現有回增,但仍較弱。其後建溢集團(638)在9月後拉升,本人在約1.4元減持,回報已逾20%。

在建溢集團減持後當時,增持受沽空報告急跌之新昌管理集團(2340),之後又在David Webb增持明輝國際(3828)後陸續減持,又在較低位加碼新昌管理集團(2340),受賣盤刺激,回報開始急升,但朱太以低價入主,曾一度使股價急降,賣盤前又回升,復牌後再急升至2.1元水平,加上重倉之佳華百貨(602)表現良好但筆者並無減持,回報一度達80%以上水平。但不幸的,年底股市不振,兩者股價回降,最後獲利表現大減近半。

全年陸續增持佳華百貨(602),直至急升後約0.5元減持,不幸買入大悅城控股(207,前僑福企業、中糧置地),其後虧損後,又以0.55元補回大部分,現時跌回虧損甚多。現時持有該公司約0.2%股權。

以年底金額來看,計及物業價值,本人及小花可供備考個人資產值約349萬元,包括:

(1) 物業價值(以12月29日成交價推算)約470萬減按揭餘額332萬,淨值138萬。

(2) 股票價值約166萬元,按大到小比重的組合分佈是佳華百貨控股(602)、新昌管理集團(2340)、長江製衣(294)、越秀房地產基金(405)、港燈(2638)、國際家居零售(1373)、朗廷酒店(1270)、中國服飾(1146)

(3) 和壇主共同控制的zkiz 倉,資金量約36萬元,一半值18萬元,現時持有股票為佳華百貨(602)及皓天財經集團(1260)。

(4) 小花倉,資金量約為13萬,持有股票包括國際家居零售(1373)、皓天財經集團(1260)及英皇娛樂酒店(296,前寶成控股、英皇中國概念)。

(5) 強積金資產約14萬。

但本人手上資產不包括:

(1) 2批代家人持有的ibond(4222、4228),價值4萬。

(2) 家人倉持股約16萬,包括路勁基建(1096)、春泉產業信託(1426)及佳華百貨(602)。

(3) 代家人持有的細價股,包括松景科技(1079)、世大控股(8003)及金威資源(109,前榮德控股、數字地球、榮豐控股、榮德豐),市值約3,000元,價值微不足道,升值空間不多。

今年各倉買賣交易估計超過500次,每月交易約12次,組合外資產約20次。

關於味皇兄提及之計劃,因為昨日成功購得一位於九龍之工用物業,作價210萬,以朋友名義持有,本人暫定佔股約30%-35%,剩下仍需繼續募資,其中味皇兄已承諾貸予本人約20萬元,年息4%,首年還息不還本,現在仍希望味皇兄再貸出一筆約10萬元,3個月期的周轉金,但現時未達成協議。扣除貸款後,未來,股票倉需要提出接近30萬作購買物業用途。又預料,於本年年中,亦需撥出約15萬元作轉按之用。此外在年底,估計會再撥出約40萬元,和壇主合夥再購入和九龍物業同層之工用物業,把資產逐步轉移至工商物業上。

本年目標希望在每月供2個物業支在該倉支出之下(2個物業按出資比例全年供款約相等為組合約10%),繼續保持穩健的增長。

今年又再重覆自己過往的說法,現在又再一次提醒自己,但去年有些都會犯上:

「學習認識股票底細,堅定持有信念,以中長線眼光買股。還有在熊市上一定要儘量減少持股,只保留少量房地產資金的倉位,並要努力研究股票,以基本因素及概念所在選股,另外要大膽主力購入,才能獲得厚利。」

「我要記得,買股賺錢是幸運,輸錢是功夫不夠,不要怨別人,這樣才能成為成功的投資者。」

「要保有足夠的現金,亦要使手上的股票有足夠的現金流量,才能以戰養戰,在低位購得股票,才能獲得厚利。」

「要記得某些月份一定要忍手,到月份過後儲得一大筆資金後,再作投入,回報可能會改進一些」

「績前一段股價差,且最後一日股價升也要當心,不要再大留戀,否則就損失重大」

「忍耐是非常重要的,萬勿在眼前重大利潤下妄加注碼,應該在低潮期慢慢積累」

「留意組合平衡,應該有守有攻,在高潮購入未來會達到高潮的低潮股,使收益平穩地增長,不停貨如輪轉。」

「不要由於過份看好組合就瘋狂加入注碼,如果太看好買得太大,會損失慘重」

但今年會在最後一句下補充一小段:

「會適當時候分散至工商物業,在股票上做出集中,從而作出資產上的變相分散」

今年底,這個回顧仍會存在,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財源滾滾,百年好合,蒸蒸日上,開開心心。

湯未生特約: 嬰兒的誕生(完整版本) (股票掌故)

$
0
0
上個月,怪獸老婆姐姐的女兒於公立醫院出生了。因為她姐姐在嬰兒誕生後身體較虛弱,怪獸老婆一有空就去看她們,亦陪同去公立醫院覆診,未生也一起去。到了公立醫院,未生看到很多中國銀行廣告,我也在想為甚麼公立醫院為何有商業廣告呢?

最近翻閱剛上市奧傳思維(8091)招股書,終於恍然大悟。
 
這公司旗下的傳廣通媒體及醫思維媒體,主力業務為小巴、醫院及診所、以及保健美容零售等的廣告代理,更是唯一一間的提供公立醫院廣告空間的持牌公司,公司近年業務平穩增長,盈利則逾1,000萬,淨集資約2,600萬,上市市值約1.6億至1.9億之間。而集資目的為(1)增加租用小巴、的士及客貨車車身,(2)小巴設置LCD螢幕銷售流動廣告、(3)擴展診所流動廣告業務網絡。但愈看招股書的歷史中的人物,愈覺得除了業務之外,更多資料值得發掘。

奧傳思維於2004年由曾擔任香港汽車會祕書近20年的周慧珠及其子任偉成創立。香港汽車會會之高層有不少為上市公司之董事,與股壇人士相熟。創辦同年,該公司引入身價以百億計「牛仔褲大王」劉漢松,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但在上市前數個月,劉漢松將股權轉予其子劉智誠持有之AL Investment,也不擔任董事,回憶往事,確有原因。

在超過20年前,劉漢松曾經擁有廣聯控股(254,現國家聯合資源)的控股股權,其女友因受高人指點在派發特別股息、私有化及賣殼予當時由陳國強控制的國際德祥(286,現為同佳健康)前多次低買高賣,成功獲利約300萬元,最後劉漢松及其女友均獲判罰,其後劉漢松於股市轉趨低調。

另外,這家公司近年5大客戶之一香港體檢及醫學診斷集團有限公司,現時由互娛中國(8081)及康健國際醫療(3886)分別持有64.98%及35.02%。近期,奧傳思維已與一家醫療診斷及影像服務供應商訂立不具約束力諒解備忘錄,而該供應商連同其聯屬公司在香港營運約100間診斷中心。據網站資料推斷,亦為康健國際醫療(3886)。康健國際醫療近年曾入股多家上市公司,但系內公司股價表現不濟,未來前景值得商榷。

新上市公司就像嬰兒一樣,遺傳的因素也會影響上市公司的發展。在此祝願怪獸老婆姐姐女兒健健康康,快快樂樂,並好好管教,養育成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同時希望奧傳思維的老闆們,能夠老實經營公司,不要受一些財技分子的影響,亂搞財技和賣殼,為股民帶來良好回報。

銀泰商業(1833)私有化奇怪篇

$
0
0
1. 2014年3月,阿里巴巴以7.5335元認購220,541,892股及3,706,066,630.16港元的可換股債券,換股價7.9102元,於認購新股及可換股債券後,阿里持有26.13%,成為第二大股東。
2. 2015年5月,沈國軍減持6,000萬股予首席執行官陳曉東,每股8.7元。
3. 2015年7月,沈國軍減持約3.9804億股,每股9.12元,其中女兒及妹妹合計2.1382億股,1.8322億股為友好。
4. 2016年6月,阿里巴巴換股,加上過往手上股份,持股增至27.83%。
5. 2017年1月,阿里巴巴及沈國軍提出以10元私有化,把除陳曉東外股東股份購回,其中阿里巴巴購入45.91%,沈國軍購回7.04%。

為何沈國軍高買低賣? 阿里巴巴又以高價購回高管股份? 如在2015年10月以高價購入的小股東何以支持私有化? 也許筆者不理解沈先生的邏輯,但以上問題確是關鍵。

1989年1月11日:茂昌眼鏡(0152)購入同業網絡

$
0
0

1989年1月11日,公司宣佈以500萬元向一堆公司購入5間零售店的同業,如果高於合約之淨值,代價約10萬。目標用於擴張零售網絡。雖然該網絡每年虧損150萬,但因為管理層有信心,在可見未來可恢復盈利。

但是,公司仍是經營不振,其後出售上市地位予深圳政府,易名深圳國際,前主購回茂昌眼鏡業務。2014年,中國華仁醫療(648,前祥華國際、軟庫國際、中國仁濟醫療)購入茂昌52%股權,作價254萬,所以這麼多年這業務貢獻仍是很低,把一家有上市地位的公司,變成財技玩具了。


湯未生特約: 元朗搵食地圖(完整篇)

$
0
0
上篇《嬰兒的誕生》提及,怪獸老婆姐姐的女兒已出生,姐姐夫婦在屯天元定居,所以怪獸老婆最近一陣子在那邊看望,平安夜也沒法例外。當日在公立醫院接了嬰兒回家後,因為元朗市中心可以逛的東西也比較集中,所以未生就決定和怪獸老婆一起去走走。

原本未生打算去安娜餐廳和怪獸老婆吃聖誕大餐,誰不知老婆愛「B仔」(佳記) 的甜品,於是去吃吃看,然後去逛商場,不知不覺到了晚上,加上天氣也冷,肚子很快就餓了。

後來進了十八座狗仔粉,當日店鋪生意非常清淡。因怪獸老婆說她要減肥,所以只叫了大狗仔粉、趐滾火鴨脾和大雜燴各一個,雖然食物不失水準,但怪獸老婆只對趐滾火鴨脾有興趣,其他也給我全吃光,最後花了100元。因為份量太小,不過飽足感和大快活(52)約40元的客飯套餐差遠了。

根據新煮意控股(8179,前喜尚)於2015年11月13日之公告,該公司與持有張顥曦先生簽訂不具法律約束力諒解備忘錄,以現金或新股收購重組後之「十八座狗仔粉」就香港及中國之經營權。雖然擬購「十八座狗仔粉」獲得一時掌聲,不過仍難掩經營不濟,最後沒有下文。不久,主席已放棄新煮意的控制權,並購回酒樓,並逐步加入銷售食品、開設發記甜品及投資暴跌的樂亞國際(8195)等股票及財務公司等,不過好像仍是找不到方向。

在十八座狗仔粉出來後,肚子還是餓,最後轉過彎找到CEC國際(0759)旗下的759茶餐廳。到訪當日,只要有會員卡就有8折,加上光猛整潔,吸引了不少老中青夫婦及情侶,未生叫了「show me your love」飯的朋友粟米斑腩飯,幫怪獸老婆叫了凍檸茶少甜,店員人性化的服務,雖然食物味道一般,但讓未生在聖誕前找到溫暖。雖然CEC國際受到多項不利因素如日元貶值、網上商店的競爭等等,錄得約3,000萬之虧損,但只要店員仍士氣高昂,專注業務,削減開支,以及日圓重回弱勢,相信可以轉虧為盈,加上持有之觀塘興業工運工廈業權價值未體現,故負債率高可能只是表面現象。

究竟一家上市公司是是不是應該隨意放棄股權,以借款支持業務擴張,如果看新煮意控股及CEC國際的股價表現,未生也沒有答案,但最少後者還是可以說自己老實經營生意,確實正面得多。

走過了元朗所有的街巷,已是晚上十時多,街上冷冷清清的,走到怪獸老婆認識的同學開的「稚之居酒屋」,店鋪仍開著,不知未來走到何方?

湯未生特約:供股的物理學(修改篇)

$
0
0

最近怪獸老婆因為男主角很英俊,以及喜歡女角的金所炫,看《孤單又燦爛的神-鬼怪》(下稱《鬼怪》)看得著了迷,未生也盡快把稿件趕完,順便看看《鬼怪》,竟然也夢到鬼神和地獄使者。

鬼神:「質量與體積不成正比,那個如紫花地丁般小巧的股票,那個似花瓣般輕曳的股票,以遠遠超過地球的質量吸引著我一瞬間,我像牛頓的蘋果一樣不受控制地滾落到它腳下發出咚的一聲,咚咚一聲心臟, 從天空到地面持續著令人眩暈的擺動,那就是供股。」

地獄使者:「你對供股實在太迷戀。」

未生:「供股實在太可惡。」

鬼神:「供股很美。最近證監會雖然很關注供股有重大攤薄的問題,但還有方法。」

地獄使者:「如果它不讓我們大比例大攤薄,我們就小比例小攤薄吧,溢價供股也行。」

未生:「實在太好了。」

鬼神:「當然不是這麼簡單,我們就和其他和我們一樣的大股東合作,成立證券行和財務公司,接受一些高估甚多的股票的抵押,或是貸出高息無擔保的貸款,亦可直接買這些垃圾股票,如果怕人留意到,就認購基金,用基金買垃圾股。」

未生:「這些應該不太可行,證監會不讓你們供股。」

地獄使者:「買股票不行,我們就做實業,以高額現金購買有盈利的同業,又或是做貿易業務,或是做一些收舊樓重建業務,有多大做多大,這就產生資金需求,又有理由供股集資了。」

鬼神:「我們搞財技的,如果這麼容易給你們看穿,不多想方法集資,我們又如何搵食呢?」

未生:「真是很恐怖。」

地獄使者:「我還有一招更絕的。先在充裕資金下向市場發債,然後把資金匯到有外匯管制的國家,在債務到期前沒法匯回,向自己的財務公司借點高息債務,用以還債及降低利息支出理由供股集資。又可以用高價收購由一些朋友的物業,其中部分以承兌票據支付,這些承兌票據接近到期之後,又可以用供股來還債。」

眾聲附和:「確實是高招呢!」

未生突然醒來,雖然很冷,但還是嚇出一身熱汗。未生記得監會主席唐家成曾說,老千股只屬少數,但未生翻閱近期招股書,每3隻新上市的股票,就有這班「供股集團」的蹤影,就算證監會如何注視這些供股,還是「道高一呎、魔高一丈」。未生憶起90年代,證監會對付一些騙股東的公司以停牌處理,老千也知所進退。看來證監會要多拿出決心,才能獲得市場信心。

融創(1918)在做甚麼呢?

$
0
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113/LTN201701136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109/LTN20170109194_C.pdf

http://finance.sina.com/bg/economy/sinacn/20170115/09061548901.html

 在宣佈獲得168億元融資后,1月15日,樂視與新引入的投資方融創中國(01918.HK)共同舉辦了一場發布會,樂視控股董事長賈躍亭和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詳細说明了融創對樂視融資的細節。

  賈躍亭说,兩人一見如故,兩天后就開始談戰略合作細節,而孫宏斌則親自帶隊進駐樂視盡職調查了一個月。

  賈躍亭说,融創此次投入的150億元,將會一次性系統性地解決樂視的資金短板、完善治理機制,樂視第一次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二大股東,將會和融創在互聯網+地産方面展開合作,不過樂視不會直接進入房地産行業。

  賈躍亭表示,在資本層面上,樂視將全面提升組織能力、優化資本結構,與金融機構、長期價值投資人建立起生態伙伴關係;在業務層面,樂視七大子生態將以用戶為核心、以經營為導向,全面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實現生態經營現金流正向快速增長,健康、快速的向千億美金營收目標發起衝刺。

  樂視的資金鏈危機爆發於2016年11月,賈躍亭在公開信中承認樂視遇到資金緊張,將停止燒錢聚焦現有生態。根據澎湃新聞此前的報導,樂視子生態下,主營手機業務的樂視移動、樂視體育以及樂視戰略合作伙伴法拉第未來,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資金問題。

  1月13日,樂視的戰略投資者終於浮現,樂視網在當日發布公告稱,獲得融創中國、華夏人壽和樂然投資共168億元的融資。其中,融創中國旗下的嘉睿匯鑫斥資約150億元,拿下樂視網8.61%、樂視致新33.5%和樂視影業15%的股權。

  賈躍亭说,樂視與融創的合作也並沒有任何業績對賭,“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融創及全體股東創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回報,讓樂視網夠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個營收超過千億美金的民營企業。

  賈躍亭稱孫宏斌“真性情、仗義”,而孫宏斌則说,非常敬重賈躍亭的企業家精神。

  融創為何選擇投資樂視?

  賈躍亭稱,2016年12月10月,在葛洲壩董事長何金剛的介紹下,他第一次見到了同為山西人的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兩人聊了六七個小時,兩天之后就開始交談戰略合作的細節。12月13日,賈躍亭前往美國,從美國回來后,這筆交易就敲定了,孫宏斌親自帶隊進駐樂視進行盡調。孫宏斌透露,對樂視的盡調有聯想控股的團隊參與其中,聯想在2016年對樂視做過盡調,是樂視汽車的股東。

  孫宏斌说,他問了很多研究了解樂視的人,包括給樂視寫研究報告的分析師,以及重倉樂視的投資人,孫宏斌说,這些人都说樂視值得看,但后面都跟着“但是”,即樂視的現金流和不賺錢的業務問題。

  至於為何會選擇投資樂視,並選擇了視頻、電視和影業這三塊業務,這與融創尋求未來5到10年的發展有關。

  融創在2016年銷售額超過了1500億元,孫宏斌稱,現在的房地産市場是部分企業的“鑽石時代”,融創在尋找未來5到10年的增長點,孫宏斌说,他重點在看的板塊包括增量市場、金融平台、礦産、大娛樂和大健康。此次投資樂視,是融創第一次涉足在房地産領域以外的投資。融創此次選擇入股的視頻、電視和影業業務,屬於大娛樂的範疇。

  有券商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融創150億的資金扔進去肯定是有風險的,肯定要選擇最優質的資産來降低風險,而樂視致新和樂視網是目前是比較能帶來現金流的資産。

  根據樂視網2016年半年報顯示,樂視致新2016年上半年營收76.4億元,凈虧損5687萬元。賈躍亭在此前曾表示,樂視電視生態將很快會進入全面盈利期,並衝擊30%的市場佔有率。

  按照融創旗下的嘉睿匯鑫以79.5億元獲得樂視致新33.5%的股權來計算,樂視致新的估值在228億元,較樂視致新總裁梁軍在2016年12月20日公開表示的樂視致新投前估值300億縮水不少。

  估值同樣縮水的還有樂視影業。

  根據融創旗下的嘉睿匯鑫以10.5億元獲得樂視影業15%的股權來計算,樂視影業目前的估值在70億元,較宣佈樂視影業計劃注入樂視網時的估值98億蒸發了三成。

  對於這次投資未涉及的樂視汽車部分,孫宏斌直言:“看不懂。”不過孫宏斌说,房地産行業體量是10萬億,汽車是5萬億,“現在中國賣2800萬輛車,美國和歐洲加起來都沒有中國賣得多。”孫宏斌表示,不投樂視汽車不是不看好樂視汽車,他認為樂視汽車從高端往下做的邏輯和戰略他認為是沒有問題的。

  168億元是否能解決樂視資金問題?

  賈躍亭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承認了樂視存在的問題:“我們的資金鏈綳的太緊了,我們的節奏過快,尤其是我們的資本團隊和財務團隊的融資能力,沒有能夠滿足戰略的要求。”不過,賈躍亭说,樂視的戰略方向不會改變。

  賈躍亭说,此輪募集的168億元資金,其中屬於上市公司板塊的在70億元左右,而他個人部分的100億資金,會投入到樂視的非上市體系中,包括樂視的全球化和手機等子生態。

  賈躍亭透露,樂視體育很快會開始下一輪的股權融資,樂視體育的上市計劃會逐步進行。

  在2016年4月時,樂視體育宣佈已經完成了80億元的B輪融資,但樂視體育仍然面臨着資金問題,甚至因為拖欠英超中國版權方新英體育版權費用而面臨着切斷直播信號的困境。

  此次融創並未參與樂視汽車的投資。樂視汽車目前是樂視子生態中的燒錢大頭,根據澎湃新聞此前的報導,樂視在浙江德清莫干山開工的樂視汽車生態園區,總投入將在200億元。另外,賈躍亭個人投資的法拉第未來也屢次被媒體報導財務問題,對於能否在2018年順利交貨剛剛發布的量産車FF91,市場仍存在疑問。

  賈躍亭表示汽車是一個重資本的行業,但是樂視可以用三分之一的資金做到同等的規模。賈躍亭打了一個比方,傳統行業需要1000億至1500億元的資金才能做到300萬輛車的規模,但樂視估計用三分之一的資金就夠了。賈躍亭说,樂視汽車的融資,應該會很快正式啟動,已經有投資者開始關注樂視汽車,希望能在未來幾個月有好的結果。

  樂視汽車曾在2016年完成了首輪10.8億美元融資,另外,賈躍亭還公開表示,樂視汽車前期投入巨大,陸續花掉了了上百億元個人自有資金。

  對於168億元是能夠按賈躍亭所说,系統性地解決樂視的資金問題,光大證券傳媒與互聯網分析師蔣巍说,樂視眼前最難的檻應該是緩解了,接下來要看樂視能不能拿出實質成果。不過,也有券商分析師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資金的問題會成為樂視長期的問題,並不會因為此次融資就能解決現金流問題。

  附:賈躍亭演講實錄

  大家好。感謝記者朋友們到這裏見證樂視發展歷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樂視與融創,互聯網與房地産行業兩大標桿企業,就這樣成為史上最跨界組合,開始全面深入合作。

  我和孫總都是山西人,但之前我們一直沒見過面。大家都知道年前樂視經歷着一場風波,很多人都很關心我們。一位相識很久的老朋友、老大哥,葛洲壩地産集團的何董事長,當時我找到他去談一項業務,他就同我提起孫總,说有一個人和你經歷挺像的,這些年都經歷過大起大落、非常的堅韌、非常的不容易。而且你們還是老鄉,可以見面認識一下。

  應該是去年12月10日,在何董推薦介紹下,我和孫總見了面,最初是想談談出售世茂工三的事情。孫總人真性情、仗義,我們一見如故,等聊到盡興的時候已經是凌晨一點鐘了。中間就提到樂視正在談引入戰略投資伙伴,IT、互聯網、零售和地産各個産業裏几乎中國半數巨型企業集團都有意合作。孫總就说,你等等我,我肯定比他們快。

  我當時沒想到孫總會認真對互聯網感興趣。兩天后我們第二次見面時,基本上就是談這次戰略合作的細節了。12月13號我就飛往美國,回來后不久這次合作就已經徹底敲定了。特別感謝孫總親自帶隊全力推動,他的團隊非常盡責、非常高效。通過這一個多月時間的了解,融創比很多跟蹤我們多年的投資人還要了解樂視。

  孫總有一句話我記得非常清楚,他说他雖然不太了解我們這個行業,但他相信他的判斷——他相信樂視這種互聯網生態模式能夠代表未來,所以他願意拿出150億戰略投資樂視,這對於他來说也算是“All In”了——坦白说在這個時候他做出這樣一個決定,令我非常感動。

  其實不止孫總。這些年來樂視一路蒙眼狂奔,有嘲諷、質疑,也曾跌倒、受傷……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從沒回頭,而是沿着夢想堅定前行。更感謝這一路支持我們的人,正是他們對互聯網生態模式的理解和認同,才有樂視一次次涅槃和重生。

  這次引入融創這個重量級的戰略投資人,對於樂視至少有三重意義:

  1.第一,樂視第一次迎來了發展歷史上真正意義的第二大股東。過去樂視一直是家單槍匹馬、孤軍奮戰,夢想成為孤膽英雄的公司,現在引入融創作為戰略伙伴,意味着我們有了強大的戰略同盟,用了自己的夢想合伙人。雙方在一起真正形成強大的協同、共生、共贏、共享;

  2.第二,就是它我們會在互聯網+地産等諸多領域開展一系列深度全面合作。樂視永遠不會直接進入房地産行業,但我們會通過生態開放理念對這個行業有所變革,與融創一起推動傳統房地産及智能家居産業進入互聯網生態時代;

  第三,引入融創會幫助我們改善公司經營、完善治理機制。150億資金到位,有助於我們一次性系統解決了資金短板。但對樂視來说,重要的是藉此改善治理機制、提升組織能力來解決自身發展中的問題,實現健康發展:

  在資本層面上,樂視將全面提升組織能力、優化資本結構,與金融機構、長期價值投資人建立起生態伙伴關係;在業務層面,樂視七大子生態將以用戶為核心、以經營為導向,全面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實現生態經營現金流正向快速增長,健康、快速的向千億美金營收目標發起衝刺。

  營收千億美金——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但我們有信心去實現它。

  我們正在走進互聯網時代下一個黃金十年周期。無論是效率提升、流量為王的PC時代,還是作為它的延伸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都已經隨着人口紅利的終結走入了尾聲。下一個時代,將是産業互聯網、更準確地说是互聯網生態時代;它以互聯網為基石和紐帶,去變革傳統産業,並且打破産業邊界,實現跨産業垂直整合下的價值鏈重構,形成全球化的開放式閉環共享生態系統,通過破界創新、生態化反去不斷創造全新用戶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黃金十年。

  如果站在全球市場上去看,你會發現一場全球範圍內的價值遷移正在發生。在經過二十年發展和積累之后,我們擁有近7億互聯網用戶、在智能製造以及科技創新方面已經擁有巨大優勢並且日益強大,中國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的、甚至是引領者的角色。

  而樂視生態憑藉價值重構和創造、生態開放和價值共享,不斷為世界創造出獨一無二的東西。就在不久前,樂視戰略合作伙伴FF在美國CES發布了首款量産車FF91。這款打破了互聯網、AI及無人駕駛、IT、汽車及電動系統五大技術領域邊界的新物種,它致力於重構傳統汽車産業價值鏈、引領汽車産業進入下一個時代,讓計算能力、AI與無人駕駛、互聯網及電動系統成為未來汽車産業的全新核心價值。一位看過FF91的外媒評論家稱,FF91這樣一款集極限科技與奢華體驗的新物種互聯網智能電動車,讓ModelX看起來像一款入門級本田CR-V。

  而為了實現營收千億美金的目標,在上市公司樂視網體系,我們將深挖超級電視、超級手機等智能終端入口價值,持續增加各生態用戶運營收入;

  基於整個樂視生態,我們改變了中國企業全球化路徑,同時在中國、美國兩大互聯網強國以及其它新興市場規模獲取高價值用戶,通過提供全球産品和服務,實現收益強勁增長。

  第三大體系、樂視超級汽車生態進入的更是一個萬億美元市場。隨着研發不斷推進、超級汽車工廠的破土動工,樂視超級汽車將為生態系統下一階段貢獻巨額營收、推動整個生態規模爆髮式增長。在FF發布會后36小時內,FF91的預約量超過6萬,這一市場表現及各方面突破性進展讓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引入融創成為我們的戰略投資人后,樂視這場風波終告結束。正如我之前所说,樂視將真正走向成熟,我們將始終如一的為用戶創造更高體驗和全新價值、我們將超值回報我們的生態伙伴、我們將為股東源源不斷創造生態價值。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為融創及全體股東創造十倍、甚至是百倍的回報,讓樂視網能夠成為A股市場上第一個營收超過千億美金的民營企業。

  我們將與夢想合伙人一起All In,衝刺互聯網下一個黃金十年。

  附:孫宏斌演講實錄

  我想说三個事:第一,這一個多月,到今天是36天了,我們都做了什麼。第二,说一下我們對樂視的判斷。第三,我們的投資邏輯是什麼。投資邏輯是兩方面:一方面,投資樂視是為什麼?另一方面,我們為什麼投資房地産以外的領域,這是第一次跨出房地産行業。

  第一個事,老賈说了,我們倆是在12月10日見的面,我們談了六七個小時,12月11日的時候,老賈在中國企業家領袖年會上做了演講,12月12日的時候,我跟我們公司的團隊,還有聯想的一些朋友,以及我請的一些顧問,去了樂視,跟賈總及他們的團隊溝通,第二天老賈就去美國了。

  我們這個團隊就開始工作,我們團隊是由我率隊的,還有聯想控股的團隊,還有泛海集團的團隊。為什麼有他們呢?聯想去年年初的時候有一個龐大的團隊對樂視做了一個盡調,后來投了樂視汽車,聯想是樂視汽車的股東。泛海在去年也做了盡調,也是樂視汽車的股東,所以我找了柳總他們,把他們的團隊借給我們,也請了幾個外部的朋友幫忙,我們也請來了普華永道作為審計師,在這一個月裏開始非常緊張的工作了。

  確實時間特別緊,我們工作的主要內容,一方面是試圖理解這個生意是個什麼樣的生意,什麼叫生態,我們看它的賬,因為樂視有上市公司、有非上市公司、有汽車,這三塊是什麼關係,哪塊掙錢,哪塊虧錢,資金是怎麼流動的,我們做了很多的工作。元旦的1號、2號、3號,基本上都在樂視上班。這個過程中,我一直跟老賈保持着聯繫,因為他在美國。對這個公司,我看懂了一部分,最起碼資金方面我看懂了,老賈说了,我可能比跟蹤樂視兩三年的人更了解,可能有很多事情我比老賈更明白。因為我跟老賈列了一個大表,你企業從哪兒來的,他都傻了。

  老賈是7號回來的,那天我跟老賈和劉弘談到很晚,后來基本上天天有見面了,有很多的溝通和交流。

  另外一方面,我們做了所有高管的訪談,不止一次的,包括張昭、梁軍,海亮我也談過了。所以,我們盡調是三塊一起看的。我們也訪談了一些供應商,比如要錢的供應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問了很多人,都是打聽到的對樂視有一定了解的,比如給樂視寫過報告的分析師。有的分析師非常正面,我也找到了中傷樂視的很多人。我大概問了十幾人,第一個問題是樂視值不值得看?沒有一個人说樂視不值得看,都覺得值得看。说完這個,后面都有“但是”,但是后面有很不一樣了。有的人说,他們哪個沒有現金流,哪個不掙錢。對我來说,最值錢的是時間,100萬、200萬、300萬,很多錢,但時間很重要。這種事情一做就需要很多時間,到現在35天時間,我基本上都在這裏面。就是沒有一個人说不值得看,所有人都说值得看,當然“但是”后面什麼都有了。

  后來,我們后面談生意挺簡單的,老賈说定個價就完了。這一個月,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樂視給我們開放了所有的資料,所有的高管都是,想見誰約誰,想看什麼資料就提供什麼資料,這在樂視的歷史上是沒有過的。我還忘了一件事,1月3日的時候,我請我們所有的董事開了董事會,以及管理團隊的會,從早上在樂視參觀、聽彙報,我們請聯想給我們做了報告,也請了雷澤生去我們董事會做了一個報告,試圖來理解樂視。3日,我們花了一整天時間開我們內部的會,統一思想。這一個月,樂視全力支持配合我們,我們也花了很多的精力,一個龐大的團隊。這是我給大家彙報的第一個事,我們干了什麼,當然還有些合同。

  第二個事,我們對樂視是什麼判斷?我第一次跟老賈談了六七個小時,談完以后,就約柳總,跟柳總也做了一個彙報。第一次我就特別有投資衝動,我從來沒有這樣過。因為老賈的戰略思路特別清楚,他的邏輯都是對的,打法也是對的。比如做汽車,先從最高端的做,然后再往下做。很多打法上,我很認同。最主要的是我特別認同老賈的精神,他是稀有的,這種企業家精神在這個時代是挺稀有的。很多人成就沒有像老賈這麼大,或者像我這麼大,但日子過得特別舒服。老賈把自己的日子過的那麼辛苦,那麼累。這種勁是我特別特別敬佩的。

  樂視是個互聯網公司,我們的公司是沒有互聯網基因的,蓋房子是最古老的行業。我們也有判斷,判斷什麼呢?第一,判斷這個事是不是一個有發展、有潛力的事,第二,判斷這個人行不行。老賈是一個這個時代非常稀有的企業家精神,這是我投資衝動最主要的地方,尤其我看了老賈的整個賬以后,就更佩服他了,這麼點錢干這麼大事。老賈的戰略思維,邏輯,戰術,都是對的,最主要的是精神,他的精神真的感動我了。我也是很有企業家精神的,碰見老賈以后,覺得我自己跟他比差太多了。

  我一直说兩類人,一個是李書福,我跟他在杭州合作一個項目,我跟老賈说,李書福身上有個勁跟老賈有點像。另一個是戴國峰。這是這個時代非常稀有的一種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是什麼呢?就是肯冒險。這種企業家是值得你去信任和支持的。

  另外一個判斷,樂視生態,原來我一直不了解生態是什麼,比如汽車,汽車也是我原來想投的,房地産是10萬億,汽車是5萬億,現在中國一年賣2800萬輛車,美國和歐洲加起來都沒有中國賣的車多,中國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這個邏輯,先做最高端的車,然后再往下做普通老百姓的,樂視的戰略和邏輯是挑不出毛病來的。

  再一個判斷是樂視的團隊,樂視的團隊真的挺牛的,我見梁軍、高飛、張昭,劉弘更不用说了,天天見面,這個團隊真的是明星團隊,我們對每個人都做過訪談和溝通,而且不止一次。每一個板塊的負責人都挺牛的,我要幹個活把這幫人弄過來挺難的。樂視團隊確實是思路清楚,執行力強。樂視整個的團隊,大家的精神狀態和隊形不變,狀態特別好。這就是我的判斷。

  判斷什麼呢?判斷領頭人、領袖老賈,判斷他的戰略,判斷他的團隊,就好了。你還判斷什麼呢?當然他就缺錢,因為就是因為缺錢就好辦了,這就是我的判斷。

  第三個事,我們投樂視的商業邏輯。為什麼投房地産以外的行業?首先说一下投資樂視的邏輯,樂視最缺的是錢,怎麼樣讓樂視不缺錢,我們分成兩塊:汽車和非汽車。這次我們解決非汽車,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缺錢,一次性把所有的資金全解決了,缺多少解決多少,這是我的第一個邏輯。第一個故事是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我們把這部分錢解決了。第一個階段談的是,賣一部分老股定增一部分新股,老股增發8.6%,新股是7%,我跟老賈談的價格是110億。后來新增一部分電視的股權、影視的股權,15%和15%,加起來150億。第三個階段后面那50億為什麼放在電視呢?電視、影業都是上市公司的,所以,交易結構就變成這樣了。

  錢數是怎麼來的呢?我們的第一個商業邏輯,一下子把所有的資金解決了,夠用了,當然是非汽車,汽車是另外一個故事。

  第二個商業邏輯,要改善治理結構,因為好多大佬根本不知道上市是什麼,非上市是什麼,汽車怎麼著,汽車缺錢了以后上市公司的股價也跌,汽車好了以后,股價漲停了。我看了看,生態是一回事,但錢不是一回事。當然治理結構讓大家都放心。除了上市公司,我們都派了董事,手機那邊我們還派了一個監事,要想非汽車不缺錢,得看手機的。所以,我們肯定會全力以赴地支持老賈,我們對樂視投資的邏輯就是這兩個。

  融創為什麼要投非房地産公司?我曾經说過,融創之所以能到今天,去年1500多億,今年肯定會有一個特別大的增長,明年可能會更多。我們這些年在房地産外的投資一分錢沒有,我們也沒+過互聯網,也沒互聯網+過,這個行業就是蓋房子,怎麼加。我們這些年一直是心無旁鶩的一心一意的在干這一個行業,為什麼我們干這個行業特別牛呢?因為都是高端,價格挺高的,量還挺大的,這是樂視要學習的。樂視的質量是高端的,量也很大,但是價格不高。為什麼現在變成兩件事了呢?说來話長,我在很多場合说過,我們就干房地産,不轉型。但我也说過,我們一定要早點想這個事。房地産行業,2015年是8萬個億的銷售,2016年是11.5萬億,今后我估計會保持在11萬億的樣子,增長挺難的。這個行業的特點是大公司很多,小公司難做。我提了一個觀點,今后5到10年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小公司在退出市場,其實我們還有很大的空間。去年前10名占了整個市場份額的17%,今年占了21%左右,但前三名占了8%左右。到40%的時候,大概是四、五萬億的樣子。我想说的是,這5到10年是中國房地産行業,部分企業的鑽石時代,會快速增長。這是我們吃飯的傢伙,這是我們絶對絶對的主業,我們從來沒有,也不可能,不看好這個行業。

  另外,5到10年以后呢?大公司每個人都賣好幾千億,這好幾千億怎麼維持呢?哪那麼多地,地越來越貴。去年10月份以后,公開市場我們基本上沒買地,北京的市場肯定沒問題,但你買了塊貴地肯定有問題,所以,這個行業是有它的風險的。尤其是5到10年以后怎麼辦?確實要研究。其實我們有結論的,我們為了給5到10年以后做准備,應該探索哪個行業,我們是有非常明確的定義的,首先我們是投增量市場,鏈家就是個增量市場,所以我們投鏈家。另外是金融平台,我們看了很多金融公司,為什麼我們沒有下手呢?因為太貴了。

  金融平台是我們要探索的一個方向。另外是資源性的行業,去年我們看了很多礦:鉛鋅銅、電解鋁什麼的。還有一部分,過去衣食住行現在到了消費升級的時代,大娛樂、大體育、大健康,這是我們過去想好要投的事。上周,我們投了鏈家,我們跟鏈家談了一年,第一次说投5個億,我说太少了,要弄就弄50個億。不是一時興起投,很多人想投鏈家,投不進去的。作為融創,必須為5到10年以后做准備,10年以后體外的東西跟房地産的東西應該是差不多量級。所以,這幾個行業我一直都在看。

  我跟老賈一見面,第一反應樂視是個娛樂平台,又是電視,又是電影,大娛樂是我們的戰略方向之一。可能將來還有汽車。我在許多年前投了一個影視公司,虧沒了。

  最后我想说,這個投資對我們很重要。我問了大牛級的人大概有十幾個,有些人是支持我的,有些人給了我很中肯的意見,有的人堅決反對我投。我想说,我已經認真地考慮了他們的意見,我覺得他們的意見不足以顛覆我們這個決策,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樂視,我覺得你們在座的也不了解樂視。我聽了很多意見,很聰明的人,很牛的人,所有的意見我都認真聽了,他們的意見確實是不足以顛覆我們這個決策。

  另外,很多人確實想跟着投,我用一個小時能说服他們樂視怎麼好,因為我了解情況。但時間太緊了,我們有復牌的壓力。在過去我還聽意見说要不要投,今后我不聽任何人的意見了,因為我已經投完了。

1987年1月16日: 忠德石油(0115)被勒令停止買賣

$
0
0


按: 全部是財技欺騙的故事。不想多寫。

hk.huaxia.com/xw/ga/2005/00388670.html


中新網11月17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香港警方終於通過律政司成功將曾是上市公司的忠德石油(現稱鈞濠集團)前主席許樂群引渡返港,昨(十六日)押解高院提堂,除十五項偽造帳目罪外,許另被控一項串謀詐騙及一項虛假陳述罪。

 

  被告暫無須就十七項控罪答辯。由於被告曾在九○年涉及的詐騙案件開審前棄保潛逃,所以法官拒絕被告以病就醫為由,申請保釋。下週一于高院再排期審訊。

 

  被告許樂群,七十七歲,九○年曾與下屬同時被控偽造帳目罪,案件開審前,許棄保潛逃台灣,輾轉抵達美國。

 

  控方透露,被告上次棄保乃于開審前五日,以其直腸脫垂(脫肛)及骨胳問題申請保釋,結果潛逃到台灣。後再逃往美國洛杉磯。許的兄弟姊妹現正居於洛杉磯,太太則在香港。

 

  控方續指,九○年起,香港警方透過國際刑警對許發出紅色級別(最高級別)的全球通緝令。及至○二年十一月十九日,美國執法人員于許入境時將之拘捕,遂即押解聯邦法院提堂。一個月後,法院已發出引渡令,但許不斷上訴至本月。昨日(十六日)早上八時半,許終由兩名洛杉磯執法人員乘飛機押解返港,香港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探員隨即押他上庭。

 

  許于九○年曾以現金五十萬,八十萬自簽擔保及一百萬人事擔保外出,現仍欠特區政府八十萬自簽擔保金連利息。

 

  另外,忠德石油在八九至九○年間停牌,九三年詹培忠曾到台北向許購入忠德控制權,直至九九年,鈞濠集團向停牌的忠德注入房地產業務並將之復牌。本年六月,許曾以自己病情,去信詹培忠,要求他代為向律政司申請撤銷引渡。

 

  被控于一九八二年期間與兩名公司前僱員偽造帳目,在招股書上誇大盈利。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50801/1626242337.shtml


  一宗16年前的香港上市公司诈骗案,随着主脑弃保潜逃后一直尘封多时,但近日该名远走他方的前公司主席,去信香港立法会议员詹培忠求救,始知道香港警方原来一直未有罢休,千里追踪至今。

  被起诉15项伪造帐目罪名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案件主角是许乐群,该前忠德石油(现称钧濠集团,0115)主席,忠德当年为香港股市首只油股。他于1988年同两雇员被警方商业罪案调查拘捕,并落案起诉15项伪造帐目罪名,他们涉嫌在1982年期间以在中国内地兴建炼油厂名义集资时,虚构交易来夸大公司资产及利润。但在1990年案件开审前,许乐群弃保潜逃远走台湾,自此从未回港。弃保潜逃16年的许乐群,于1970年至1980年期间,曾经活跃香港股市,最高纪录持有4间上市公司如山帝国有限公司、嘉佑有限公司以及忠德等。除忠德股权易手演变成钧濠外,其余的公司,有的辗转卖盘有的自动清盘。许乐群的信件中,声称自己是被陷害的,但詹培忠已给他复信,叫他回来香港认罪。

  亲自包装香港第一只油股上市

  叫老一辈股民记得许乐群的要数两件事,包括他在香港股民仍然只识得炒作地产及工业股之时,就将忠德包装为香港第一只油股;另外,他曾经有一个著名歌唱家妻子费明仪。许乐群在1982年收购豪华置业,并且将自己的美亚石油注入,转型并易名为忠德石油,美亚主要在湛江市建设及经营一座原油及废油炼油厂,但因为资金筹措困难令建设工程未有完成,令忠德连续多年仍然录得亏损。尽管如此,忠德在1987年时,仍然斥资25亿元(港元,下同)收购加拿大一间已经停产的炼油厂,意图将厂内的炼油设施运到湛江。翌年许乐群就因为湛江炼油厂的帐目问题而被捕。虽然忠德当时曾与许乐群划清界线,声称业务如常,但忠德在1989年就被联交所及证监会勒令停牌,质疑湛江炼油厂业务的虚实。及后该炼油合作伙伴,以许乐群未有注入逾1亿元资本而将炼油厂扣押,令忠德失去所有业务。而忠德亦辗转落在詹培忠手上,并演变成今日的钧濠。但6月底,许乐群突然致函詹培忠,表示自己原来在2002年期间,在美国被拘捕以等待引渡回港受审,但他现在在洛杉矶扣留中心,已经有3年之久,并且声称自己现已78岁,及有脱肛(直肠脱垂)的病症,故请求詹培忠为他向律政司提出要求撤销引渡要求。媒体曾就此向警方查证,警方以资料不足及根据个人私隐条例未能向公众披露情况。除了詹培忠外,许乐群又声称会同时去信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以及前立法局议员杜叶锡恩。其实,詹培忠在许乐群潜逃期间曾有一面之缘。忠德在许乐群被捕后一年停牌,但大约在1993年期间,詹培忠走到台北向许乐群购入忠德控制权。不过,直至1999年忠德停牌10年后,由钧濠集团注入房地产业务以介绍形式上市后,股份始能复牌。许乐群及忠德事件簿1982年,许乐群收购豪华置业,并将美亚石油注入,转型并易名为忠德石油1988年,连同两雇员被商业罪案调查拘捕,并落案起诉15项伪造帐目罪名1989年,忠德被联交所及证监会勒令停牌1990年,案件开审前,许乐群弃保潜逃至台湾1993年,詹培忠赴台北向许乐群购入忠德控制权1999年,钓濠注入房地产业务以介绍形式上市,股份复牌2002年,在美国被捕等待引渡回香港受审,在洛杉矶扣留中心3年2005年,请求詹培忠为他向律政司提出撤销引渡,指年事已高及有病症(侯颖/编制)(来源:金羊网)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108/18126277

【COLLECTOR】
「中國民歌之后」費明儀去年獲香港特區政府頒授銀紫荊星章的相片,與已故父親費穆獲中國電影百年名人堂的紀念牌,一同放在偏廳的大櫃上。在大堆水晶擺設簇擁下,個人的榮譽變得黯淡,因為那些閃閃生輝的水晶,是費明儀丈夫許樂群送的。有香港油王之稱的許樂群一生大起大落,曾經潛逃、入獄,陪伴費明儀的都是丈夫風光時贈送的水晶,水晶就是昔日美好時光的印記。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志永

芭蕾舞曲Anna 
Swarovski限量推出專售予該品牌會員的Magic of Dance系列,共有三款,自02年起每年一款,費明儀學生全部送齊,2004年以已故俄國芭蕾舞后Anna Pavlova(1881-1931年)作最終回,每個售價約3000元。     現代舞曲Isadora 
費明儀1964年成立「明儀合唱團」,每年費明儀生辰,一班同學都會夾份送禮物給她。2002年同學們送贈當年限量推出Swarovski Collectors Society之Magic of Dance首系列的現代舞《Isadora》,每個售價約3000元。Isadora Duncan(1877-1927年)是美國舞蹈家,現代舞的創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位赤腳在舞台上表演的藝術家。

費明儀原籍江蘇省吳縣,在上海成長,曾祖父費訪壺是一位御醫,父親費穆是中國名導演,有「詩人導演」的稱號,二叔費彝民曾任香港《大公報》社長。費明儀4歲那年,費穆正執導經典電影《天倫》,叫費明儀在農曆年卅晚的聚會高歌電影主題曲《天倫歌》,那是她第一次公開歌唱,自此學鋼琴及唱歌,以音樂為終身職業。
反對聲中嫁作人婦

1949年,年僅18歲的費明儀隨父親費穆移居香港,可是兩年後,46歲的費穆在籌備新片期間心臟病發身亡,「家族中不少長輩也是因心臟病去世,曾祖父、祖父、二叔、四叔及父親等。」來港初期,她在朋友的結婚派對認識有銀行家族背景又是基督教徒的許樂群,二叔費彝民本來冀望姪女費明儀以音樂藝術為國家服務,但費明儀卻沒有理會視她為己出的二叔反對,與許樂群結為夫婦,「我早年在香港唱歌的五線譜,都是他為我用手抄;首次跟樂隊合作,他更是第一小提琴聲部的一員。」
一馬當先 


1999年,費明儀在學生啟基學校校長莫鳳儀的飯局認識心臟專科醫生何鴻光,其後診斷出心臟血管梗塞,馬上安排進行手術。前年中,費明儀再進行安裝心臟血管支架手術,何鴻光送上一件售價3060元的tittot四匹奔馳的馬琉璃水晶,寓意身體健康。     臘腸狗 
費明儀的水晶收藏以動物佔大多數,她將貓及狗放在同一格櫃中,當中以一隻約40厘米長的臘腸狗較突出,也是由許樂群送贈的Daum水晶。
與水晶結下不解緣

七十年代初,夫婦有次到中環逛街,看見一個以雙手合十為造型的水晶擺設,二人心有靈犀一同看中這法國手造水晶品牌Daum的出品,許樂群便買下來送給費明儀,「不論正面還是背面也清楚看到手的細紋,造型逼真細緻。它以『和平』來命名,世界及個人心中的和平很重要,很愛這含意。」成為她第一件水晶收藏。


1982年,許樂群收購豪華置業,並將美亞石油注入,轉型及易名為忠德石油,並將忠德上市,成為香港首隻油股,出任忠德主席,被稱為香港油王。許樂群知道妻子喜歡水晶,試過一次買十多件不同大小及造型,共值逾萬元的水晶送給費明儀討她歡心。
睹物思人 熬難關

1988年,許樂群被商業罪案調查及起訴,涉嫌以興建煉油廠為名集資,虛構交易誇大公司資產及利潤,案件開審前隻身潛逃台灣,兩人分隔異地,許樂群仍無間斷地送貓、狗、天鵝、熊及鸛等水晶擺設給妻子,40年來送了超過100件。為解相思之苦,費明儀不時到台灣探望許樂群,「肉麻一點說,我們心連心,地理的阻隔不算得是甚麼。」費明儀在1999年發現患上心臟病,一個月內進行兩次心臟手術,身上留有一條14吋長的手術疤痕,其後半年九次進出醫院抽走肺積水,由首次手術前體重120磅暴瘦至僅剩下80磅,本來以教授歌唱技巧為職業,也被迫停下來,陪伴她熬過難關的,就只有丈夫送贈的水晶。

鸛 
一對鸛形態自然優美,是費明儀水晶櫃中最大件的收藏,分別高36厘米及31厘米,是Daum的Stork系列。     最後禮物 
雖然鋼琴音樂盒不是以水晶製造,只是數百元的機製仿水晶貨色,但費明儀珍而重之將它放於房間內,因為是丈夫許樂群約三年前所送贈的最後一件「水晶」禮物。
鑽婚紀念成空

2002年丈夫於美國洛杉磯被國際刑警拘捕,引渡回港受審,還押荔枝角羈留所期間,費明儀風雨不改每天前往探望,許樂群曾哭着說:「沒有妻子的支持便沒有他。」


2006年丈夫被判入獄19個月。去年10月,是許樂群與費明儀60周年鑽婚紀念,可惜許樂群在9月初因急性肺炎離世。「可以陪他走過人生最後一段日子,是最欣慰的。他事業不如意,身體日漸虛弱,陪他度過低潮,在旁邊鼓勵及安慰,這就是我唯一可以做的。」
沒有丈夫的日子,費明儀每天也會走到大櫃前,一邊欣賞水晶,一邊緬懷二人的美好時光。這些水晶是她的寶貝,家傭曾將一個學生所送的水晶打破,自此費明儀要親手打理,差不多每星期也為水晶抹塵,所以每件水晶即使經歷數十載也通透如昔。我們將部份水晶從櫃上拿下來拍攝,之後費明儀一個一個慢慢地放回原來的位置上,許樂群三年前送給她的最後一個「水晶」鋼琴,她珍而重之地放到自己的房間內,陪她共度每個孤寂的夜晚。


[Peace 丈夫首個送贈的水晶,是法國水晶品牌Daum出品,出自英國雕塑家Roy Adzak(1927-1987年)創作,名為「Peace」,以雕空合十雙手為主題,手中細紋逼真細緻。] Peace 


丈夫首個送贈的水晶,是法國水晶品牌Daum出品,出自英國雕塑家Roy Adzak(1927-1987年)創作,名為「Peace」,以雕空合十雙手為主題,手中細紋逼真細緻。
法國四大水晶之一 Daum

成立134年的法國水晶品牌Daum,早年只製作玻璃,至四十年代,將工藝原料由玻璃轉為水晶,1968年,發展出獨家結合蠟像模造技術的水晶料,可算是近年流行的琉璃先鋒者。Daum是法國四大水晶品牌之一,其手做水晶在連卡佛及中環專門店有售。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070724/7359039

【本報訊】廉政公署落案起訴上巿公司鈞濠集團前主席曾煒麟及其妻子、另一上市公司美建集團三名執行董事等合共六人,控告他們涉嫌串謀虛構在重慶發展燃氣管道業務的公司交易資料,以發行價值6,300萬元的3.15億新股,詐騙鈞濠股東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懷疑有人從中獲利。 記者:陳沛敏 黃偉強

被告為本月剛辭任的鈞濠前主席曾煒麟(48歲);其妻兼前執行董事郭慧玟(46歲);溢億有限公司前代表李大鵬(55歲);另一上市公司美建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鄭明(60歲)、李國祥(46歲)及獨立非執行董事黃偉光(49歲)。六人昨日各被控兩項串謀詐騙罪,其中曾煒麟另被控一項串謀發表虛假陳述罪。所有人獲准保釋,明日在東區裁判法院提堂。

交易作價以鈞濠新股抵付

鈞濠集團表示,公司獨立委員會將聯同獨立核數師調查事件。大股東為鄭明的美建集團及開明投資表示,接獲董事李國祥、黃偉光通知廉署對二人提出起訴,公司並未牽涉在內,二人也強烈否認一切指控,將於法院提出抗辯。
廉署今年初接獲舉報展開調查。其中一項控罪指,曾煒麟、郭慧玟與李大鵬於2002年2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涉嫌串謀其他人詐騙鈞濠的股東及聯交所職員。02年5月在港註冊成立的溢億與重慶市煤焦化燃氣有限公司協議合組合營公司,聲稱在重慶發展燃氣管道業務;其後鈞濠宣稱,收購溢億在合營公司的75%股權,並由美建擔任財務顧問。當時獨立估值師保柏國際對溢億估值達1.06億元。
鈞濠當時表示,02年5月30日與溢億的股東訂立協議,以6,300萬元購入溢億75%股權,並以3.15億股(每股作價0.2元)鈞濠新股抵付。廉署懷疑,計劃子虛烏有,被告卻令聯交所相信收購是遵照上巿規則辦理,讓鈞濠可以發行該等新股。

稱轉售股權虧損3100萬元

至03年3月27日鈞濠指該項目的中方股東未能轉讓資產擁有權,合營項目無法繼續;同年8月11日,鈞濠稱將持有溢億的75%股權,以3,200萬元售予 Logistic China Enterprises Limited,錄得3,100萬元淨虧損。據了解,廉署懷疑股權買賣同屬虛構;只因聯交所對交易生疑,為令聯交所不再追查,訛稱把股份出售。曾煒麟、郭慧玟、鄭明、李國祥及黃偉光因此被控於2003年3月1日至8月11日期間,涉嫌與另一人士串謀詐騙鈞濠的股東及聯交所的職員。
餘下一項控罪指曾煒麟於2002年4月15日至6月4日期間,涉嫌串謀其他人於同年6月4日發表虛假公告,偽稱上述合營公司的估值為1.06億元。鈞濠股價昨下跌3.3%,收報0.29元;美建跌2.7%,收報2.18元;開明投資跌6.1%,收報0.31元。

鈞濠買賣溢億事件簿 04/06/02
事項:鈞濠公佈以6,300萬元向曾慶春等人購入溢億的75%權益,藉以拓展重慶市煤氣供應業務,代價以每股0.2元發行3.15億鈞濠新股支付

27/02/03
事項:鈞濠指溢億中方合作夥伴未有注入資產,重慶合營項目告吹

11/08/03
事項:鈞濠以3,200萬元將溢億的75%權益售回予曾慶春,此交易令鈞濠虧損3,100萬元

21/03/07
事項:鈞濠表示,廉署對公司主席曾煒麟夫婦涉及02年重慶項目展開調查

11/07/07
事項:曾煒麟夫婦辭任鈞濠執行董事職務

23/07/07
事項:廉署起訴曾煒麟夫婦等六人涉嫌串謀詐騙鈞濠股東及香港聯合交易所


http://www.xcf.cn/newfortune/caiji/201001/t20100113_241714.htm

 失控的买壳

  由于闽泰集团被质疑借道中兴集团曲线买壳上市,新股东不仅不断受到其他股东的挑战,买壳后的资产注入难以实施,买家最后也失去了对董事会的控制。

  钧濠集团(00115.HK)由香港地产商曾炜麟、郭慧玟夫妇创办,其主业为在深圳、东莞等地从事房地产开发。1999年10月,钧濠通过重组香港“壳王”詹培忠旗下的忠德石油,以介绍方式在港上市。
  2007年1月,曾氏夫妇通过旗下Rhenfileld Development向香港中兴集团出售1.805亿股钧濠股份,每股作价0.1057元,后再以同样价格与钧濠集团签订认购1.805亿股股份的协议,经过这种先旧后新的配股后,中兴集团成为钧濠股东。2007年7月,曾氏夫妇辞任董事,并于次月出售1亿股予中兴集团。香港中兴通过其后的多次配股,成为钧濠的单一第一大股东,完成了壳的收购。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兴集团持有钧濠22.32%的股权,而同期曾炜麟夫妇通过Rhenfield Development Corp.持有公司19.03%的股权(图1)。


  按惯例,第一大股东自然成为公司的董事会主席,然而,中兴集团的持有人黄炳煌却意外地仅被选为钧濠的执行董事和总裁,董事会主席由未持有钧濠任何权益的深圳闽泰集团主席朱景辉担任,2008年10月,朱景辉更兼任钧濠行政总裁。由此不仅引起一些人士质疑闽泰借道中兴集团曲线买壳上市,一场长期的股东纠纷亦揭开了序幕,新股东的后续运作因而难以实施。

  资产注入受阻
  2008年6月,钧濠宣布以9600万港元收购朱景辉之妻翁玉莲持有90%权益的扬州地产项目,展开了资产注入的行动。但有媒体质疑扬州闽泰属劣质资产,此举严重损害股东利益。朱景辉控制下的钧濠董事会进行了反击,并发出传讯令状,指前大股东(即曾氏夫妇)违反公司受信责任。
  2008年7月,钧濠计划以0.16港元每股配售1亿股,用于收购闽泰集团的扬州项目。但是,由于曾炜麟以董事涉嫌收受利益、盗用签名非法成立下属公司转移资金、多项交易涉及侵吞公司现金损害股东利益、股东大会选举不公为由,向法院申请到了新股配售的禁止令,这一配股计划胎死腹中。同时,法院也接纳了曾氏以上市公司名义对包括朱景辉、黄炳煌在内的多位董事的诉讼,成为香港有史以来第一宗该类官司,后续发生的许多事情在香港上市公司中都鲜有先例。
  据报道,钧濠原股东向港交所和香港证监会提供的资料中指,香港中兴2007年1月入股钧濠的资金由深圳中港投资支付,而翁玉莲占中港投资60%的股权,中兴集团后续的多次股权收购资金大部分也由朱或翁的关联公司提供。

  董事会失控
  面对曾炜麟的指控及其重新控制公司的意图,朱景辉控制的钧濠董事会多次拒绝其作为超过10%的股东按照其享有的权利提出的召开特别股东大会的要求(这在过去没有先例),又向百慕大最高法院申请禁制令,阻止召开特别股东大会。2008年8月,钧濠又以市价向公司董事及部分员工发出了接近2.5亿份立刻可行使权证,成为香港第一家一次性向董事、员工和第三者发出接近总股数10%该类权证的上市公司。而这一行为又被部分股东向法庭提出诉讼,指此举向董事会成员输送利益,意图影响股东大会投票结果。
  2008年12月2日,曾炜麟等钧濠旧股东自行召开特别股东大会,通过8位新董事加入董事会、否决与翁玉莲持有的扬州项目交易的议案。新董事的加入使纠纷在董事会内部蔓延。而为了防止失去对董事会的控制,在特别股东大会召开前一天,朱景辉控制的董事会就突击委任了5名新董事,加上6名旧董事,使得新旧股东提名的董事以11:8的比例展开对决。2009年8月,香港高等法院裁定突击委任5名董事的提名不合法,这意味着,朱景辉已经失去了对董事会的完全控制。2009年10月,朱景辉被撤销钧濠主席一职,调任为非执董,改由马学绵出任董事会主席。朱景辉所提名的董事大部分在刚结束的周年股东大会上出局,可以说买壳近乎失败。目前,钧濠原股东以公司名义对朱景辉等董事会成员的诉讼仍在进行中,而钧濠的经营也受到影响,2008年全年亏损扩大至9165.5万港元,其股票由2009年3月停牌至今。

  买壳中的教训
  这是一个典型的买壳失败案例,在这场股东争斗中没有赢家。从2007年1月曾氏夫妇第一次向中兴集团配售股份开始,随着多次配股,钧濠集团股价本已从0.1港元最高升到0.64港元,但在2008年6月展开资产注入后,其股价从0.34港元开始下行。而后,随着股东之间出现权益纷争,官司不断,其股价最低跌至0.07元,最终以0.12港元的价格停牌(图2)。根据最新的公告,公司正委任独立会计师对2007-2008年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核查,事态仍在不断发展。

 


  一般买壳需要满足三个条件:资金紧张或需要迫切解决资金危机的公司不宜买壳;买方要习惯香港公司的规范;买壳后要马上产生利润,改变上市公司的营运状况。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如果新股东缺乏对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理解和对全体股东利益的尊重,存在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会引起其他股东群起而攻之,所以,虽然双方持股势均力敌,但在周年股东大会和特别股东大会上仍以买方大比例失败而告终。因此,买壳后,新股东在公司的运作中应充分考虑小股东的利益,并按上市规则的要求披露信息。根据香港联交所的上市要求,董事必须如实申报其在上市公司中的权益。部分买壳者若通过代理人持有股权,以降低成本并避开公司被作为新上市处理等限制,那么不仅在后续的资产注入时无法投票,受制于其他小股东,这一做法还属于用欺骗的手法绕开香港证监会的收购兼并条例和港交所上市规则的有关要求,若最后有证据证明钧濠的实际控制人为闽泰集团的话,有关人士可能因为触犯了香港的刑事条例而面临法律诉讼。如果因买壳而引起官非,无疑是得不偿失。■

 

 



洗錢賣殼: 平安證券(0231、前稱前惠揚控股、環球動力、盛明國際)

$
0
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7/0122/LTN20170122014_C.pdf

公司宣佈發行可換股債券,由上海市國資委及綠地集團認購。至於上市地位則售予廣澤集團(989,前潤迅通訊)的崔薪瞳、中國信貸(8207)及弘達金融控股(1822,前編號8248,前稱幻音數碼、宜租互聯網租車)分別佔股49%、37%及14%股權。

交易結構複雜,但只有可換股債券的錢演變成債務轉入公司,各上市公司的錢則轉入個人手,看來實際買家是綠地,但為了避免麻煩,先由這幾間上市公司暫時以購買股權方式接手,到後來經過一輪轉手後,慢慢落入綠地之手了,不過錢就可以洗得乾乾淨淨了,他們也可以賺得少許利息。

債是股,股方才是債。

Viewing all 70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