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手記
Viewing all 70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不具價值投資股票(2016版)

$
0
0

鑑於近期部分網友對於此表非常有興趣,特更新如此spreadsheet,老千股約701隻,未來可能保持增加,希望各位注意,謝謝。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3Ac9TXVHQHnoJnjt15O3JMIum19Jw8e7vimTz95cymY/pubhtml

沿用2012年的寫法,各系的資料如下:

(1) 玩法

他們先輕輕地炒高股價,然後批股,批可換股債、公司輪(不上市的),最後,不停地拋出所持的股票,套現,又以低價批一手股 給他們沽(先賺手上沽出股票的現金和批股價的差額),低得差不多了,就合股供股,提高股價,之後又可能派下公司輪,送下大股息,拆下股,弄低股價,又重演 一次把戲,最壞的是他們會理及時下適合甚麼就搞甚麼,如合環保就搞環保,合資源就搞資源,引得幾多人得幾多人…之後真的會買一個deal,然後又「虧本賣出去」,轉走資金,或者以系內交換資產,憑空多出一堆CB,賣出又有錢了,或購入物業及船隻等作私人享受之用,又可能以空置物業賣出黃金來。

hw先生在此貼云:「此言差矣, 呢個集團由始至今都對佢既本業不離不棄, 只係各位對佢既誤解, 以為佢地經常有務正業. 其實佢地一直都係以援救萬股民於苦海為己任, 時刻令大家難忘既「保藥黨「, 專業昆你錢, 為大家提供高價娛樂, 令你無時無刻都好似置身於VIP大廳, 秒秒鐘幾十萬上落. 當然, 佢地亦都會為閣下既人身安全著想, 免費為你保管財富, 免得你白白輸左落d藍籌大股上面. 而且怕你地無地方放股票, 公司亦會不定期將股數ZIP細, 方便閣下收藏.

其實佢地真係好偉大gar. 你見佢每日出街都好得街坊歡迎, 由落樓一直問候到佢上車. 更有個別熱情既粉絲會連佢祖宗38代都問候埋, 不知幾咁熱情. 」

聰明仔先生曰「股票必勝術厲害之處在於對莊家黎講, 乜野價沽對佢地黎講係唔緊要, 只要你肯買, 無論係一蚊定係一仙都冇問題, 佢地關心o既只係舊錢個銀碼, 真正係最怕你唔黎。」

(2)股權架構

他們看來都是無大股東,表面上都是A公司持有B公司,B公司又持有A,C公司,C公司又可能是B公司股東…一家公司只持有其他公司幾個巴仙,A系的話事人好像持有A、B公司,然後用A,B公司持有C,D,E,F,G公司….實質是幕後大老闆所持有的證券公司的關連人士等持有控股權。表面分散,實質集中,你是沒有可能買到它大部分股權的。

如果有部分成功上岸的,主要都是金字塔架構,控股權一向都非常牢固的,主要由大股東持旗艦超過20%股權,然後由旗艦持下一層公司超過20%股權。

這個殺雞取卵的行為,始終都有末日的一天,必不獲股民信任,老千法要人中計,心先有人買它的股票,若再是這樣,賣股票一定會更少。

A系(華匯系):約30隻股

B系(永義系):616、1218

C系(冠軍系):92、1059、8007 

D系(泛匯系);160、214、292

E系(宏安系):149、221、897、1222

F系(已倒,和宏安有關):627

G系(榮盛系):295、559、1166

H系(蕭才子系):8078、8079

I系(中國星系):326、764、8130、8172

J系、Q系(趙渡相關):651、985、1041、1051

K系(結好):64

L系、N系、O系、P系(殼王系):199、275、372、1189

M系:8063

R系(文化傳訊相關股):343、8129、8175

S系(康健相關股):397、3886、8143、8250

T系(石庫門相關):145、471、8088

U系(孫粗洪相關):209、263、377、547、1141、2326

V系(康健系):40 餘隻股

W系(向心繫):1217、8171

X系(匯彩系):76、673、1180、1182

如果有甚麼遺漏,請陸續告知,謝謝。




恆發洋參(0911)認購新股會通過之原因

$
0
0

2016年2月13日,公司宣佈有新投資者認購280億新股,認購價每股1仙,認購落實後,新投資者將持有公司股權58.3%,按例需要作出全面收購。但是新投資者稱其會向執行人員申請清洗豁免。如清洗豁免未獲批准,投資者未必會認購新股。

有部分論者認為,此次認購新股會不獲通過,主要因為兩個原因,(1)配股價低於上市規則指引中提及的股價不得折讓多於20%,(2)公司會變成現金公司。筆者會按這兩點加以說明。

(1) 配股價低於上市規則指引中提及的股價不得折讓多於20%

根據上市規則13.36(5),當然有提及多於20%的折讓交易所需有嚴謹的規定,但是,於該條條例亦有一項例子豁免以上的限制

「除非發行人能令本交易所信納:發行人正處於極度惡劣財政狀況,而唯一可以拯救發行人的方法是採取緊急挽救行動,該行動中涉及以較證券基準價折讓20%或20%以上的價格發行新證券;或發行人有其他特殊情況。凡根據一般性授權發行證券,發行人均須向本交易所提供有關獲分配股份人士的詳細資料。」

根據恆發洋參的2015年中期報告,公司擁有達16.68億現金,不計應付帳款及稅項,另外有約19億元銀行債務及應付股息,即淨負債約2.32億,在現在大股東陸續出售股權,以及綜合公告資料,現時股權降至55%之下,可能觸發部分債項的條文,導致即時需要進行還款,可能已陷於財務困難,亦需進行緊急挽救行動,導致需以基準價折讓20%或20%以上的價格發行新證券,但根據上市規則13.34條,這已經觸發特別授權了,並需獨立股東進行投票。

根據筆者所了解的情況,聞說這家公司的老闆受到誘惑,相信有人可以幫忙把股票出售予基金,於是聽從市場操作者安排,利用不少在中國內地目不識丁的內地人民開立不少股票戶口,進行把這股票的買賣及按倉等操作,把股票慢慢打上高價,但其後因為股價暴跌,大股東受到亦一定損失。

為了把股價維持高位,捱到成功配股的一刻,故需要資金,所以手上股票和物業財產除出售外,亦已陸續抵押予部分上市的銀行及財務公司作為托價之用,後來配股失敗,加上抵押股票及維持股價利息高昂,最終崩盤,部分股票根據資料也賤價轉售予輝山乳業(6863)主要股東楊凱,後亦他售出,並保留部分股份。

筆者有一個奇怪的構想,是否大股東除了抵押斬倉的部分,有意無意之間大手出售股份,這批股票由莊家控制的「獨立第三方」所購入,並透過這批「獨立第三方」投票支持特別授權,以使交易通過? 希望監管當局可以查明這批股票的流向,以禁止對公司嚴重的攤薄。

(2)公司會變成現金公司

根據恆發洋參的2015年中期報告,公司擁有達16.68億現金,不計應付帳款及稅項,另外有約19億元銀行債務及應付股息,即淨負債約2.32億,加上綜合2015年中期報告及2015年預期全年財務資料,虧損約1.3億計算,公司應呈約3.62億的負債,以認購該280億新股的總認購代價1仙計算,即總認購代價2.8億,即公司仍有負債約0.82億,相對公司經考慮2015年下半年的虧損後,資產淨值約13.62億元,相對現金比例仍不及10%,那公司是否可以以現金公司認定? 大家可以自行商榷。

岔開一筆,根據收購、合併及股份購回守則規則26,以該公司的情況,正如以上的解釋原因,清洗豁免可由這兩個方面作為申請的理由。

(1)獨立股東就發行新證券投票

當恆發洋發行新證券作為取得資產、現金認購或選擇以股代息的代價,將會全面收購的責任,但如果在股東大會上有獨立投票的安排,則執行人員通常將會豁免該項責任。就此項豁免而言,「獨立投票」指不涉及有關交易或在其中並無利害關係的股東所作的投票。對於涉及包銷發行的股份的情況,如有獨立股東的投票,有關作出全面收購的規定,亦將會獲得豁免。

即是說,如果大股東在市場上公開減持股份予一大堆不相干的人,這堆不相干的人就變成了獨立股東,這堆獨立股東就可以這行表決,那就很容易通過。

正如上面所說的情況,相信大股東有一些暗手持有的股票,加上在市場上陸陸續續真真假假賣出的股票,可能轉移至這堆人手中,這堆人就可以進行表決支持,然後就可以批准印行新股通過。

(2) 挽救行動

正如上面所稱,由該恆發洋參於極度惡劣的財政狀況,而唯一可以挽救該公司的方法是採取緊急挽救行動,但該行動涉及未經獨立股東投票批准的新證券發行,或由進行挽救的人取得現有證券,而這兩者在其他情況下可能受收購、合併及股票購回守則的約束,並通常必須作出全面收購。在該等情況下,執行人員將會考慮寬免全面收購規定,並會特別考慮可能的受要約公司的董事及顧問的意見。

在考慮是否准予寬免時,執行人員必須信納挽救行動的緊急程度,並且要向不涉及交易或並無利害關係的股東呈交挽救提議以待批准並不切實可行。如果未能證實挽救行動的緊急程度,執行人員可能要求經過獨立投票始行准予寬免。執行人員亦將考慮該挽救提議對現有股東是否公平。

由此可見,恆發洋參(911)在財技人員的技術配合法規,這一項的認購實際上在法理應該可以通過,但仍需視乎市場人士的不理性才知道是否會完成這項認購。

筆者相信,這項認購可能有部分「檯底交易」衍生出來,殼價或許也是檯底交數,導致對股東權益有一定受損,建議監管當局需要監管開戶的規定,以避免大股東惡意出售股權至所謂「獨立第三方」,透過這批「獨立第三方」支持特別授權配售,以攤薄公司的行為,這種行為才可以得以杜絕。

邵氏兄弟(0953)翻生

$
0
0

電視廣播(0511)主要股東、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掌舵人黎瑞剛正式入主美克國際(953),並委派電視廣播高管樂易玲擔任董事,並在2016年2月19日正式易名邵氏兄弟控股有限公司。邵氏兄弟正式在香港股市翻生。

至於我們一般提及的邵氏兄弟,即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由邵逸夫與邵仁枚在1958年成立,在香港製作電影,邵逸夫任總裁。1961年12月6日,位於九龍清水灣半島的邵氏片場於正式啟用,為亞洲大型片廠之一。

1970年,邵逸夫開始進入電視行業,次年10月,把邵氏兄弟上市,其後持續加強電視投資,並在1980年增持成為電視廣播前身香港電視大股東,並縮減電影拍攝,最終在1985年拍院線出售予由迪生國際大股東(113)潘迪生為主要股東、剛成立的德寶電影,2000年亦把電影片庫出售予天映娛樂,業務已所餘無幾,主要資產只剩電視廣播之股份。


1998年,邵氏兄弟投得將軍澳一土地,並於2009年發展成影城。但邵逸夫年紀老邁,多次想出售公司,在2008年傳賣盤,且接盤者為碧桂園(2007)主席楊國強,但後來股市不振,最終不了了之,次年邵逸夫以每股13.35元私有化公司。

2011年,邵氏兄弟所持資產,以陳國強為首財團取得,公司也易明Clear Water Bay Land Company Limited,其中電視廣播由多個中港台富商取得控制權,土地則最終在2014年再售予復星(0656)。


如果有邵氏兄弟香港上市的確實日期,請告訴我,謝謝。

資料來源:

1. 邵氏兄弟(香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82%B5%E6%B0%8F%E5%85%84%E5%BC%9F%EF%BC%88%E9%A6%99%E6%B8%AF%EF%BC%89

2. 撤離TVB 六嬸另起爐灶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31247

3. 亞洲電視集團(0036,前稱昌生興業、遠東投資,後稱遠東投資、遠東科技,現稱遠東控股實業)之出售亞洲電視控股權(完成)

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56493

寶信汽車(1293)的估算合理價格

$
0
0

昨晚7點35分,公司發公告稱,廣匯汽車收購公司已獲中國商務部批准。根據去年12月的公告及綜合昨晚公告,剩下的僅為寶信汽車在等待批准期間,經營上及社會經濟情況是否有重大不利變動,且原大股東是否在不可撤銷承諾的保證重大方面仍屬真實準確及不具誤導成份,如在重大方面有違反,只要在30日內解決即可,且屬廣匯汽車可豁免事項。換句話說,收購至此已經不為一個障礙,並屬於已經接近成功。所以基本上,除了少量時間溢價外,可以直接利用往績來計算下,明天復牌的合理幅度了。

根據最近的接近例子創興銀行(1111)的收購,其75%局部收購價是35.69元,並派發4.5195元的股息,即是隱含的最低代價為31.287元(35.69 x 0.75 + 4.5195),根據Webb-site 資料,在收購後,除息前的一段時間,交易價在33.7元至35.8元之間,代表該25%的部分的價格為9.652 元至 18.052元之間,即是公佈收購前一日的收市價22.45元,折讓約19.6%至58%。

如以以上的折讓的假設,加上本次75%局部收購價5.99元,以及9月公佈收購前停牌價格為2.58元計算,最低及最高價約為4.76元至5元之間,平均約4.88元,如果以12月停牌價格4.15元計算,最低及最高價約為4.93元至5.34元之間,平均約在5.14元,兩者再取平均,價格約在5.01元左右,相對昨日收市價4.54元,上升約10.35%,大家可以以這價錢作為一個交易參考。

巴菲特給股東的信2015

$
0
0

股神巴菲特的掌舵的公司巴郡年報剛於今日凌晨出爐,即是說現在就有給股東的信,現在就和大家分享下吧 。

卡森國際(0496) 低招賣殼

$
0
0

(待寫)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1110/LTN20151110802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1202/LTN2015120268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5/1211/LTN2015121148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126/LTN2016012659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6/0202/LTN20160202006_C.pdf

筆者個人認為坐擁巨大資產賣盤的公司,其實不用受到這些無腦財技人的唆擺,造到這樣低級賣盤,明天筆者會找時間再寫。

一人逝世,涉及2家公司,變成4間上市公司的問題

$
0
0

在繁多的公告背後,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

2016年3月1日,晶芯科技(8036)財務官及公司祕書、國聯通信(8060)執行董事、授權代表兼公司秘書勞錦漢,終年51歲。次日,兩間上市公司就已發出公告了。

根據Webb-site紀錄,勞先生分別分別在2003年及2013年上市後分別任國聯通訊及晶芯科技上市後就的職位,真是長情的員工。

但這兩間公司最近也牽涉到另一家上市公司的事宜,一家是被人收購,一家是老闆收購別人,真是非常巧合。

2015年7月,晶芯科技已申請主板上市,但2016年2月,公司宣佈申請主板上市失敗,不久又捲土重來。正當他們努力搞主板上市之際,在勞先生死前1天,主席宣佈認購財困的恆發洋參(0911),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假若晶芯科技主板上市成功,主席就成為兩家主板公司的控股股東了。同日晚上,精英國際(1328)亦宣佈同時透過認購新股,收購國聯通訊的控股權益,確實非常巧合。

究竟這位勞先生,是否因為近期太多事情要辦,操勞過度,或是有其他非正常原因導致他突然死亡呢? 在他逝世之前幾天,他涉及的上市突如其來出來一大堆公告,真是非常敢巧合,也為他生命的最他一段路有一段精采的財技時刻感到驚奇。

但無論如何,筆者都希望勞先生一路好走,永遠安息。

1986年10月15日: 證監專員晏士廷談立法原意

$
0
0

1986年10月15日報紙,證監交易專員晏士廷在香港證券交易所發言,回顧香港證券業歷史及情況。當日,恆生指數創下當時的歷史新高,且香港證券市場日趨成熟,並開始由海外基金大戶主導大市,且只有一個交易所,且已有專業人事處理交易所事宜,並依據全面性規則進行,加上政府設立證監處,最近亦已要求證券公司有一個法定資本額、最低資本額及流動資金要求,低於此數亦需要通知證監處,亦具有法定的權力,已經和過去不同。

晏士廷稱,當局不會因而自滿,並力求避免如1981年佳寧導致100億損失的事件再發生。例如,新公司上市需要為發佈的訊息負上責任,例如年報及中期報告的發佈時間及內容要求,交易通知、董事及高層持股規定等,亦對某部分不遵守的公司具有法定權力,並稱這些建議是長期鬥爭的成果,但和對全面披露的成果有一定距離,不過亦已行出第一步。

晏士廷表示,他們已經起草一份方案,規定主要股東(即持股10%以上之股東、董事、高級行政人員及其親屬)需披露持股數量,這是和1981年英國公司法為藍本,但目的僅為維持一個正當專業的水平,非指資料披露為萬能。他特別批評部分由家族式或集團控制的上市公司的主要管理者視上市公司為「公眾的私人玩物」,這觀念應予糾正,上市公司應該是屬於全體股東,董事也應了解這一點。

他指出,香港已成為一個國際都市,特別是美國人,在估值上,較歐美股市來得低,且不像新加坡般,對外國人擁有權限制及政府過份干預。

最後,他指出,立法原意是創造一個成熟市場,小心避免傷害動力和流動性,亦不需要設立太多不必要法例來窒息股票市場。

筆者對晏士廷的言論表示贊同,雖然香港太多供股及很多傷害股東行為,但筆者卻不認為要對這班不法之徒加以限制,因為只要加強部分訊息或資料的披露,就能使投資者有充足的資訊了解這些人的行為,並自然會反映到股價上,並不是立法規管使這些不法之徒的行為,使他們受到法律制裁的。

至於在披露上,筆者仍覺得有不完善的地方,例如股權的披露上,現在還未有一個容易使投資者明白的方式了解股權比例,還有一些年報上業務的披露,還是有點不清楚,希望證監會努力改進吧。



馬斯克胞弟 嗆奧斯卡大廚「盜名」

$
0
0
2016-03-04  TCW

近年,電動車之王馬斯克(Elon Musk)撼動傳統汽車業,他的胞弟小馬斯克(Kimbal Musk)也點燃在地飲食革命,於是,當他的餐廳「廚房(The Kitchen)」被名廚霸占,二月高調向監管機關申訴,力保健康、環保形象。

標榜手作飲食掀風潮

《金融時報》披露,小馬斯克反對名廚帕克(Wolfgang Puck)把「廚房」嵌入旗下兩家店名裡,因為打從他二○○四年創立第一家廚房以來,陸續在數州成立的八家系列餐廳都以此為名。他說:「這兩個字已成為我的招牌,同名會混淆視聽。」

相對於小馬斯克高調為自己發聲,新餐廳定於九月開幕的帕克卻一逕緘默。這位奧地利籍名廚的事業做很大,名下餐廳超過二十家,也自製電視節目與書籍,並開發專屬的冷凍調理包品牌。二月底他才剛為奧斯卡金像獎掌廚超奢華晚宴。

不過,有關侵權一事,二0一三年帕克曾對《華爾街日報》發表過看法。當他的高檔餐廳義麵條(Spago)被坊間業者盜用,他的感覺是奸壞參半:「一邊是被免費利用了,另一邊卻又像是被免費宣傳。」

反之,當小馬斯克被追問名廚佔便宜對生意的影響時,他不正面回答:「廚房和帕克的市場定位、主要客層與經營理念都不一樣,只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強調,四年前他們倆已討論過這項議題,但眼前的事實是帕克似乎充耳不聞。

《金融時報》分析,小馬斯克的廚房堪稱當前飲食觀的代言人:貨真價實的食物、「我口食我植」的手作風。二0一一年他偕同創辦非營利組織廚房社區,已在二百五十多處美國校園創闢學習園地(learlinggardens)希望從教育做起,改變美國飲食觀。

進一步來看,英國《衛報》觀察:「道德採購在我們餐桌上的分量越來越顯著。」它並推估,近兩年油價劇跌,消費者更願意將口袋中多出來的閒錢花在「體驗」,這股風氣因此成就了奇波雷(Chipotle)這類標榜良心作風的餐飲業者。

(文.碧玲)

實踐指南》爸媽、上班族、公司都該知道 從0到65歲都能喚醒天賦

$
0
0
2016-03-04  TCW

天生智力,並不會決定一個人成敗,正確的態度,才是跑完人生馬拉松的致勝關鍵。

教育的英文單字「education」,源自於拉丁文「educare」,原意為「引出」,也就是說,教育本意就是要引導人與生俱來的天賦。但,要如何引出天賦?

被譽為「世界教育部長」的肯.羅賓森(Ken Robinson),其《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一書指出,天賦必須經過四個歷程,才有機會被引導出來,分別為天資、熱情、態度與機會。

對父母來說,除了幫助孩子找到天生的優勢與熱情外,最重要的是建立孩子正確的態度和學習方法,同時創造機會來磨亮他們的天賦。

英國著名教育理論家赫伯特.史賓塞(Herbert Spencer)指出,有系統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培養對事物專注的態度。他舉例,發現兒子對觀察蟻窩有熱情之後,他採誘導方武,以建立螞蟻筆記、陪孩子找書或相關網站擴充相關知識,記錄螞蟻的生理特點,例如吃什麼?怎麼走路?怎麼分工等,一步步幫助孩子專注且投入興趣,最後兒子從觀察螞蟻的小興趣,擴展到其他動植物,建立了積極學習的態度。他提醒,「父母所表現出來」的興趣與態度,會使孩子獲得肯定;相反的,倘若父母表現出過強的目的性,可能會迫使孩子產生壓力而退縮。

親職教育專家楊俐容則建議,利用強項帶動弱項,引導孩子更全面的發展。例如她的大女兒視覺學習力強,但數學計算概念差,她就引導小朋友在算數時,一邊動手數綠豆,把在腦中的數字,化成實際可看到的圖像,幫助思考。「人不管到幾歲,都有發展天賦的可能,只要有無限嘗試的機會、環境,」多元作文教室負責人陳安儀就是提供多元探索的機會,讓她的孩子得到正增強。

楊俐容則表示,建議可依照年齡發展,嘗試不同方武來引導自己的天賦,最重要是給自己機會,因為機會就像引線,能把內在的天賦點燃。

撰文者王柔雅

它聽股東的話,結果財報數字憂喜參半 77歲惠普分家後 仍有兩大挑戰

$
0
0
2016-03-04  TCW

惠普分拆後,新惠普雖表現不俗,但在股東壓力下,以往靠收購獲得新技術的惠普,是否具備開發新品能力?

老牌科技大廠惠普(Hewlett Packard)日前公布它分拆後的首次財報,堅守個人電腦與印表機老本行的惠普公司(HP Inc,以下稱老惠普),營收獲利持續下滑;專攻伺服器與企業科技的惠普企業(HP Enterprise,以下稱新惠普),財報則超越市場預期。

一分為二的惠普首張成績單令股東喜憂參半,它的轉型也正是和股東妥協的結果。

去年十一月惠普分拆成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最新一季財報顯示,老惠普營收與淨利比去年同期分別衰退一二%與一六%;新惠普排除匯率影響後營收成長四%,執行長惠特曼(Meg Whitman)認為新惠普有此表現堪稱亮眼,「現在看來,當初分拆惠普是正確的。」

甩不掉股東牽制購併難,研發得靠DIY

惠普的分拆,與其說是執行長高瞻遠矚,不如說是因股東壓力。過去惠普旗下有個人電腦、印表機、伺服器、儲存設備、企業軟體產品等部門,這些業務有賺有賠,在股東看來,個人電腦前景不佳將拖累公司整體股價,因此他們不斷要求惠普將其出售。當年IBM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把個人電腦業務賣給聯想。

二〇一四年十月,惠普傳出要分拆消息時,當時執行長惠特曼並不贊成。在她看來,個人電腦雖前景黯淡,但留在惠普內,它就可提供客戶從伺服器、印表機、個人電腦到軟體支援「一條龍」服務。分拆後各自為政,客戶若需其他產品,可能轉向對手採購,這放棄的收入就是分拆代價。

為應付股東壓力,又想提供客戶「一條龍」服務,惠普才分拆成今天的模樣。雖然個人電腦市場逐漸萎縮,但印表機仍是惠普穩定的獲利來源,將兩者打包成獨立的「老惠普」,用印表機來掩護逐漸下滑的個人電腦,就可安撫股東。另外雖分拆成兩家獨立公司,但它們都掛惠普之名,未來新惠普賣伺服器及軟體,老惠普仍可對同一客戶賣電腦與印表機,肥水不落外人田,這就是惠普分拆的邏輯。事實上為平息股東壓力,惠普做出不少妥協,去年二月它宣布年底前裁員近六萬人,節省的支出則用來提振股價:去年前三季它花二十六億美元買回自家公司股票,二〇一五年十月,董事會又通過另一個三十億美元的股票買回計畫。新惠普財務長史通斯(Tim Stonesifer)日前公布財報時宣布,今年將把現金返還股東,新惠普股價隔天大漲超過一三%(見右圖)。

只不過迎合股東,就意味著經營者須放棄部分自主權,有些公司為避免股東壓力影響決策,乾脆選擇下市,惠普的對手戴爾(Dell)就是如此。這家全球第三大個人電腦公司,在二〇一三年二月私有化後下市,近來它花六百七十億美元購併資料儲存廠商EMC,並計畫將其下市,都是要避免股東千擾經營者決策。

身為上市公司的惠普沒有這種自由,在股東壓力下,短期內惠普花大錢購併的空間有限,這就帶來另一問題:當購併手段不可行,惠普的新產品及技術從何而來?

近年來惠普都是透過購併,將別家企業的產品或技術納入旗下,包括二〇〇一年購併個人電腦廠康柏(Compaq)、〇八年收購資訊服務廠商EDS、一〇年購併掌上電腦Palm、一一年購併資料分析軟體公司Autonomy,但這些購併都效果不佳。購併Autonomy一案,惠普甚至被該公司的財報數字所欺,最後認列五十億美元損失。面對股東質疑,惠普還花一億美元和股東和解。

有了這些前車之鑑,加上股東要求獲利,惠普短期內的購併空間有限。既然不能買別人現成的,就只能自己研發。只是惠普目前的自有產品還未有明顯成果,例如它為了和微軟及亞馬遜競爭,推出的雲端平台Helion,後來也無疾而終。

惠普要DIY新產品,更大挑戰來自它對人才的吸引力。

惠特曼曾說,已故的蘋果執行長賈伯斯曾在惠普當過實習生,言外之意是惠普也是人才天堂。

難擺脫「經銷」形象對新生代人才欠缺吸引力

只不過惠普現在已不復當年勇,如今新一代工程師或企業家,較偏愛在小型新創公司工作,因為他們的理念較容易發揮,股價成長空問也較大。人力雇用公司李維拉夥伴(Riviera Partners)顧問貝南(AliBehnam)對《經濟學人》表示:「很難想像現在大學生畢業後會說:『我想去惠普上班。』 」

資產管理公司班恩資本(BainCapital Ventures)董事總經理戴希潘德(Salil Deshpande)過去曾在惠普當實習生,他認為和製造業者相比,惠普更像是家經銷商。《財星》如此形容惠普:「若一家公司造不出人們想要的產品,經銷一無是處。」惠普如何證明它仍有開發新口叩的能力,將是這家七十七年老店未來最大挑戰。

撰文者楊少強

比定價便宜20%,還幫你送到機場 機場免稅店 開到東京市中心

$
0
0
2016-03-04  TCW

在東京銀座商圈,一棟百貨裡的某樓層,這裡只給外國客、準備出國的日本客採買,它原本是機場才有的免稅店,如今進市區賺觀光財。

中國人遊日本的「爆買」潮,在東京的百貨戰場銀座隨處可見。四十歲的廣東人王蓉利用春節假期赴日旅遊,目標是採購化妝品。她手提著同事託買的高級化妝水、精華液、粉底等商品,一出手就花了十二萬日圓(約合新台幣三萬五千元)。

王蓉造訪的是位於銀座四丁目交叉口前的三越銀座店八樓,這裡是今年一月才剛開幕的機場型免稅店「Japan Duty Free GINZA」。

三越銀座店的化妝品賣場其實是在地下一樓,不過當她走到某個化妝品專櫃時,專櫃小姐卻告訴她「樓上比較便宜」,請她上八樓。

便宜也是合理的。在地下一樓專櫃消費,雖然消費稅八%可以辦理退稅,但在八樓的機場型免稅店,包括消費稅、關稅、菸酒稅全都免稅,售價比定價便宜二〇%左右。

目的一:搶觀光客血拼時間

像王蓉就很高興的說:「我是跟團來的,沒有時間在機場免稅店購物。在這裡可以利用空檔時間買到想買的東西,真是太好了。」

一般來說,外國進口商品在完成入境程序前,就稅法上來說不屬於任何一國,所以不課徵任何稅金,機場型免稅店就活用這個架構,讓旅客可以購買海外商品,而不用付關稅或國內稅。

為了防止課稅前的貨物透過這類型的免稅店在日本國內流通,根據規定,該類免稅店只能開在有關稅法上「保稅藏置場」許可的區域內。因此,原則上免稅店只會開在機場出關後的區域內,以確實避免商品流入國內市場。

現在,三越銀座店內取得了「保稅藏置場」許可,因此得以在市中心開設機場型的免稅店,「Japan Duty Free GINZA」就是這樣誕生的。

觀光客可在登機前一天以前,在市區的免稅店先行採購,登機前再到機場內的「市中免稅商店交貨櫃台」領取自己購買的商品。

「我們想創造旅客離開日本前的全新購物模式。」負責營運的Japan DutY Free Fa-So-La三越伊勢丹社長山本兵一說,在市中心開免稅店,契機是為了開拓新的需求。

過去機場內的免稅店受惠於日本好景氣,湧入許多日本旅客,二〇〇〇年以後則因為日圓升值帶動出國旅遊需求,免稅店也因此雨露均霑。

不過近幾年來隨著日圓貶值,外國人的旅遊需求已經高出日本人,赴日旅客大多忙著在市區觀光,很少時間在機場內逗留消費。日本機場大樓專務米本靖英就說:「現在已經來到光在機場等,也等不到客人上門的時代,我們必須主動出擊。」

有別於機場內免稅店客人邊擔心起飛時間邊購物,Japan

DutY Free GINZA營造的是「有質慼的購物空間」,近千坪的賣場裡,分區打造成森林、海洋、山丘等風格,還引進日本機場裡沒賣的歐洲高級品脾如范倫鐵諾、YSL等。

三越銀座店也對免稅店的開幕,抱著極大期待,它把場地提供給經營免稅店的公司,然後收取租金。

目的二:讓日本消費者回籠

然而令人擔心的是,這種做法可能會對賣場裡既有的化妝品、包包等專櫃,亦即赴日觀光客需求較高的商口叩帶來衝擊、影響業績,不過三越銀座店店長淺賀誠表示:「我們一點也不擔心互相搶客的問題。」因為其認為帶外國觀光客前往八樓,反而可以讓以往因為賣場充斥著外國客,而不願意靠近的日本人,重新回來消費。

三越銀座店的營業額中,外國觀光客貢獻逾二五%,在日本國內百貨公司中是數一數二的多。三越伊勢丹控股公司社長大西洋以前就常說:「如果來自外國觀光客貢獻的營業額占比超過一〇%,就必須備妥為外國人著想的服務。」這次的免稅店,可說是具體落實其想法。

為了免稅店而進入三越的觀光客,也會順道在店內的一般賣場消費,具有帶動營業額成長的好處。淺賀誠強調:「最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三越銀座店在銀座地區的吸引力,並提高市場戰率。」

若加上免稅店的營業額,整棟百貨的營業額可望由目前約七百億日圓上看一千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二百九十億元)。三越希望藉此在號稱「購物一級戰區」的銀座領先群雄。

韓資樂天也進軍日本市場

二〇一六年可謂日本市中心機場型免稅店的「元年」,因為銀座地區還有另一個免稅店即將開幕。距離三越銀座店僅數百公尺的「東急Plaza銀座」,八樓及九樓將由樂天集團(Lotte)進駐,經營韓資的「樂天免稅店銀座」,預計今年三月底開幕,營業額規模上看全球第三。

店內面積逾一千三百坪,比三越的免稅店大,目標客群鎖定中國人,還將引進近來頗受中國人歡迎的韓國化妝品牌。

樂天之所以堅持在銀座開免稅店,目的是經由在蛋黃區開店,成為進軍日本市場的墊腳石。二〇一四年在關西國際機場開幕的樂天免稅店,隨著廉價航空起降班機增加所帶來的大量中國客,順利提前達成首年度的營業額目標。這個經驗為樂天帶來信心,深信日本市場的潛力無窮。

日本樂天免稅店營業團隊主管李聖?說:「未來還將在秋葉原、新宿等地開店,免稅店越多,越能發揮採購面、成本面的規模經濟效益,打造獲利的體質。」

全球免稅店商機年增近一成

放眼世界,免稅店增加已經是全球趨勢,背後主因就是中國旺盛的旅遊需求。

熟知全球免稅店市場的美國波士頓顧問集團(BCG)於二〇一三年底公布的報告指出,到二〇三〇年以前,中國的旅遊市場有增無減,平均年成長率可達一一%。美國研究機構RnRMarket Research也預估,全球經營免稅店等以旅客為客層的零售企業,今後的營業額平均年成長率可達八.六%,二〇一九年前商機可望上看七百三十六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兆四千六百億元)。

BCG資深合夥人暨管理主任津坂美樹表示,在全球推動免稅店的企業,原本就有因為「在該國容易做生意、法令容許才會進軍」的一面存在,所以就像韓國政府傾全力推動免稅事業一樣,日本政府介入推動市區免稅店,可能也是必要的作為。

不過現階段日本政府觀光局對機場型免稅店,仍採取「放手讓民間發展」的立場。

隨著中國經濟成長力道減弱,赴日觀光客的消費力也很可能受到影響,免稅店事業也不能說是「穩賺不賠」。無論如何,隨著免稅品的銷售管道增加,如果可以增加旅客的選擇性,讓購物更方便,商機潛力仍舊可期。

對於赴日觀光客來說,銀座非常知名,在代表日本的地區做生意,無疑會成為日本免稅事業的「試金石」。

(Nikkei Business(c)2016 NikkeiBusiness Publication,Inc.)

關鍵書摘》8成競爭力 來自你擅長的事

$
0
0
2016-03-04  TCW

只要肯學就能做好每件事?哪裡差就補哪裡,成長會最大?15年長銷書《發現你的天才》告訴你,這都是迷思!

你所在的企業有下列的狀況嗎?

一、花大筆訓練費用,卻不從一開始就徵選最適任的人;二、注重制式風格下的員工表現,強調工作規矩、政策與流程;三、讓員工花很多時間在消弭能力不足、學習改善技術;四、認為學最多的人最有價值,也最該被升遷。

如果有,那麼你的企業正落入《發現我的天才》一書所說的「損害控制」(damage control)的盲點。許多組織、教育工作者或父母,都有兩項錯誤想法:認為每個人經過學習都能勝任每件事;以及認為每個人最大的成長空間在於他最弱的領域。

改善缺點就能變強?錯!從天賦畫出潛能地圖

事實上,根據蓋洛普(Gallup)三十年來針對全球六十三個國家,上百家企業與兩百萬名卓越人士的調查,發現:八0%競爭力,尤其從良好到近乎完美的表現,都來自於把天賦「磨亮」,而不在把缺點改善.因為,當人發揮天生優勢的時候,覺得更有趣、更有信心、更有效益,所以反而會被激勵起來,對自我做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說,為天賦錦上添花,更容易從A到A+。

這也是為什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一份給全球教育工作者的白皮書中,特別把「了解自己的才華與極限」、「了解自己的社會定位」、「選擇適切工作的能力」、「將夢想化為行動的驅動力」,納入「未來競爭力藍圖」中。所以,想打造未來競爭力,個人要做的,是好好在自己的天賦上發展更嫻熟的知識與技巧,企業則要盡力拓展員工的特質,並且讓團隊可以用彼此的天賦互相補足。

蓋洛普對各行各業的卓越人士,進行系統化研究,萃取出三十四種模武,稱為「主導特質(themes)」 (見第七十三頁表)。每個人都具有這三十四種特質當中的幾項,也就是天賦。透過隨書附的測驗碼,上蓋洛普的網站回答問題,找出五項最強的主導特質,就是你最大潛能的範圍。

蓋茲、巴菲特樣樣都行?錯!鎖定專長才是高手秘訣

「所謂天賦能力,是一種活動中持續近乎完美的表現。」書中指出,但,卓越不代表全才,而是將手上的牌打得漂亮。因為與其改善弱點,不如將能力發揮到極致。例如全球首富比爾·蓋茲,就把不擅長的管理交給合夥人,自己回歸軟體開發工作。巴菲特不去投資科技產業,而選擇靠直覺便能了解產品與業務的公司。

至於如何找出天賦?這本書告訴我們:當面對壓力,每個人第一時間的自然反應,往往透露了主導特質,也就是顯現出天賦的跡象。碰上飛機上警鈐大作,有的人對人性敏銳觀察,表現出經理人特質;有的人直覺下先掌握飛行資料,顯現出軟體設計的天分;有人施展幽默慼,對擴展客戶大有助益;有人想控制全局,表現出成為領導人的基礎。

如何找到天賦?

三線索:最渴望、學最快、最滿意

除了壓力下的反應,另外還有三個發現天賦的線索:渴望、快速學習、滿意度。渴望透露了天賦的存在,尤其是很早就出現的渴望。十歲起就玩在一起的兩位男星麥特.戴蒙(Matt Damon)和班.艾佛列克(Bcn Affleck),經常在學校餐廳討論最新的演出計畫;畢卡索十三歲時,便進入成人藝術學校就讀;莫札特十二歲就寫出第一首交響樂。

當你學習某種新技巧,是否曾快速到想立即拿來運用?法國野獸派創始人馬諦斯(Matisse),在二十一歲前從未拿過畫筆,卻因母親找到的一盒顏料,不停創作,瘋狂展開習畫的生涯。美國知名景觀設計師歐姆斯特(Olmsted),也是在三十歲之後才找到天職,第一次的設計作品,就是紐約中央公園。

滿意度則是天賦的最後一個線索。當人們從事某件事的慼覺很好時,很可能表示正在使用天賦。有的人滿足於看到他人的小進步,但大多數人不會察覺到。有的人喜歡亂中求序,有的人在主辦大型活動時慼到狂喜;有的人在被拒絕時覺得很刺激,因為這使他們能盡不自己的說服力。雖然學校應該幫助學生找出最優秀的潛能,公司應該想辦法讓每位員工達到世界級水準,遺憾的是,無論學校或企業組織都未負起這項任務,兩者都專注於傳遞知識、填補技巧的缺陷。因此,我們必須帶頭尋找自己的天賦。

很有意思的是,蓋洛普三十四項天賦特質,用五種來組合,總共可以有三千三百萬種組合的可能!這件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上天給予獨特的好牌。

不過這本書也提醒:持續近乎完美的表現,秘密就在於不斷把自己的天賦做細微的改良。在職場上,超級業務員比起其他的業務員,差別可能只是每星期多打三通電話,或者在談話中適時多引述一個事實而已。不管從事哪一行,磨亮自己的天賦,都是一輩子要做的事情。

整理者吳和懋

眨眼CEO 亞洲私募基金女王 一個受困軀體的靈魂,翻轉厄運的故事

$
0
0
2016-03-04  TCW

她,打造亞洲最大綜合私募基金,資產規模2千多億元,有頂尖學歷、成功事業、銀行家另一半、可愛的兒子……

卻在這樣的人生顛峰,命運對她開了一個殘酷玩笑,她在公司開會時突然昏倒,一瞬間,從天堂跌入地獄。

她癱了,全身只剩下眼皮能動,但,為了家人,她努力不懈;用眼皮跟外界溝通,衝破無助的軀體,她要證明:「我的勝利人生,才正要開始。」

在香港一次開會中,她突然昏迷,只剩眼皮會眨天之驕女,重摔谷底

這是一個極為困難的採訪,是我記者生涯二十多年來,從沒遇過的。

「A、E、I、O、U……」眼前的採訪對象,頸部以下癱瘓,不能言語,只能透過眼皮,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緩慢的拼出英文單字。

病前,打造兩千億規模創投公司

她是王樂怡。

曾經,她是天之驕女,擁有能讓全世界女人羨慕的一切。

她擁有頂尖學歷,美國名校史丹佛大學、哈佛MBA畢業。

她事業如日中天,曾任職美國高盛集團商業銀行部營運長;十年前,她與兩位好友,在香港創辦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私募基金Asia Alternatives(簡稱AA),並擔任總經理。目前AA總資產規模高達六十五億美元,約新台幣兩千多億元,舊金山、北京、上海都有辦公室。

她的父親是台灣創投教父——怡和創投集團董事長王伯元:她的先生——印度裔卡畢爾.密斯拉(Kabir Misra),是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創辦人孫正義的左右手,擔任軟銀私募基金的負責人,也是孫正義派駐阿里巴巴董事會的代表。

她有兩個活潑可愛的兒子,也熱愛旅行、美食。「這幾乎是完美的人生,」她的爸爸說:「她教育程度好,嫁的丈夫又好,有小孩、有事業,朋友那 多,大家都喜歡她。」

病後,小兒子沒聽過她說話但,六年前的一天,她突然倒下,在香港辦公室開會中,因頸部動脈剝離而昏倒,昏迷三天後,第四天醒來時,頸部以下完全不能動。猶如法國《ELLE》雜誌前總編輯《潛水鐘與蝴蝶》故事翻版,迎接她的,是一個身體的牢籠,一個癱瘓的人生,全世界沒有人會羨慕的慘況。

當時,大兒子四歲、小兒于才出生四個月。六年來,小兒子沒有聽過媽媽的聲音,他常常問管家:「媽媽為什麼不能動?」

她眼睜睜看著兒子長大,卻不能喚他、抱他、親吻他。

「這就是命吧。從那時候最好的狀態,掉到最壞的狀態,」六年後才願意開口談女兒的王伯元,如今回想當年的事,仍然數度說不出話來,「唉,我不想談……。」

但她不甘心沉浸在最壞的狀態,縱使全身只剩眼皮能動,意志卻因此更強大,她用盡全力,要抓回完美人生。她每天復健,做到滿身大汗,重複失敗、疼痛大叫,卻沒放棄。六年過去,如今手指能動,能坐、能稍微站立。

一年前,她回公司上班,每週一天,用眼皮參與公司投資決策;她參加小孩學校活動,定小孩讀書計畫;也指揮十五個兼職看護,定績效考核表。她大膽寫下「快樂清單」,開始旅行,陪孩子去樂高樂園、迪士尼樂園;她也看電影、吃最愛美食,即便得切得細碎,才能吞嚥。

今年二月,她在病後首度重回六年前倒下之地——香港,參加自己創辦的AA總公司成立十週年活動,與上百位好友同事見面,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也參與其中。此行她也返台參加上百位親友的家族晚宴,並接受本刊獨家訪問。她更花兩年時間,出版英文書籍《Reflections on A Changed Life》(暫譯:我那被改變的人生),書中文章,是她花兩年時間用眼皮寫成的,對於未來,她這樣說:「多數人把(我的)勝利,定義為能行走;但,對我來說,勝利代表的,是快樂。」

「我想像(有一天)能飛到巴黎吃馬卡龍,或是到峇里島游泳。我整個世界大開,我可以預見自己做到每一件事,我的勝利才要開始。」

而,她更希望,有一天她能用雙手,緊抱兩個心愛的兒子。

「人們對你,就像是你沒大腦一樣」尊嚴,一夕瓦解

那是王樂怡腦中風前的最後晚餐。

「誰知道我的最後一餐,會是跟這四人一起吃飯?」王樂怡在《我那被改變的人生》書裡,描述出事前那一晚。

那夜,她在香港一家名叫「阿里郎」的韓國餐館,跟兩家私募基金的負責人,吃著韓國烤肉、喝著燒酒,當時她全家住在香港,這在外資圈是很平常的一頓晚餐。

隔天,她在香港辦公室開會時,突然中風昏倒,立即被送往香港知名公立醫院瑪麗醫院急救,昏迷三天後清醒,轉到美國舊金山灣區醫院治療。

她清醒後發現,自己竟然成為意識清楚、不能說話只能躺在床上的癱瘓病人!醫學上稱為「閉鎖症候群」,仿佛一個與外界斷鏈的靈魂,被禁錮在不聽使喚的軀體裡,心靈黑牢讓她痛苦不堪。

那年,她才三十九歲,正攀向高峰。

發病前兩年,她和另外兩位華裔女性成立的AA創投,在金融海嘯期間募到第二支基金,金額高達九億五千萬美元,約新台幣三百多億元。專門報導私募基金動態的專業期刊《PEI Asia》,將她們列為年度風雲人物之一,「在金融海嘯中,她們創造了話題。」該雜誌這樣描述。

如今,AA管理的資產高達六十五億美元,約新台幣兩千多億元,十年間成長了十一倍,是亞洲最大的綜合私募基金。

她熱愛美食,卻失去咀嚼功能

王樂怡在同學眼裡,是一個聰明、認真又會玩的學生。她在史丹佛大學主修經濟及國際關係,但她卻連高等微積分、物理、量子力學的課都修;她除了英文母語,中學時回台北學了中文,還會說法文、日文。

她熱愛工作,丈夫形容她是「工作狂」,只要忙起來,就會一直不停的工作,「她可以整天都不用上廁所,連休息一分鐘也不願意。」

她熱愛美食、美酒,鵝肝醬、馬卡龍,還曾跑到巴黎的米其林三星餐廳當實習生,甘願被主廚大吼,也要窩在廚房學做佳餚。美食主義者,卻一夕問被奪走了咀嚼吞嚥的能力。

「誰會知道,隔天我就變成又啞又四肢癱瘓,只能用眼睛打字的人?」「如果那是你最後一次自己進食,你可曾想過那一餐會是什麼?」她永遠記得那個她能獨立自主決定一切的夜晚。

她昏迷後醒來,人生變調。食衣住行樣樣得靠人協助才能完成,不能說話、不能坐、不能站、不能吞嚥,吃飯得先將食物打成泥,用長長的胃管將一團泥打進胃裡面;洗澡、更換內衣褲、包尿片,任何一件小事,都得依賴看護,才能讓生活繼續。

長達半年時間在醫院復健,她心情跌到谷底,得看心理諮商,吃藥抗憂鬱症;王伯元擔心女兒,每個月赴美國看她,調動大批親友員工,輪流到美國陪伴她,先生卡畢爾也向孫正義請假一年,照顧她和兩個兒子。

中風前,王樂恰將公司、家庭處理得井然有序,「她很聰明,條理分明,」卡畢爾形容她,「她會處理所有的事情,她每件事都會安排好,而我只要人出現在那裡就好了,我什麼事也不用做;而在那(中風)之後,我得負責大部分的事情……。」他回憶全家最低潮的那一年。

她思緒清晰,卻連跟看護抗議都難

沒有尊嚴,讓她深深痛苦。

「人和動物之間,差別究竟在哪裡?」因為,「人們對你,就像是你沒有大腦一樣,」她用眼皮眨出這些話。這是閉鎖症候群最難適應的事情,因為他們心智清晰,卻無法表達。

「不要把我當成動物,或是沒有生命的物體,」有時,她想跟看護抗議,但,她有話卻說不出口,無法表達自己的看法,「當你被擦拭時,也就失去了獨立性和自己原本的身分。」她說。

「出於自私,我真希望我就這麼死了,」在長達一年的低潮期中,她曾有過死亡念頭,但,她連求死都難。

意識清楚,卻無法表達的痛苦,深深折磨著「閉鎖症候群」患者。二〇一二年,一位英國閉鎖症候群患者,向法院請求「安樂死」卻遭駁回。他七年前罹患閉鎖症候群,神志清醒,但脖子以下癱瘓,無法說話,七年來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於是他向高等法院遞狀,要求讓幫他安樂死的醫師,能免除謀殺罪名,但遭法院駁回,他聽到判決後激動大哭,「法律要把我打入沒尊嚴且悲慘的生活煉獄,」他在判決後拒絕進食,一週後因肺炎過世。

這種一心求死的心情,王樂怡也經歷過:「喔,我多希望他們用了heparin(抗血栓劑,防止血栓擴大),也許能減輕傷害,也可能殺了我::任何情況都好過現在這樣。」

在最低潮時,她甚至一度對信仰的基督教產生懷疑,「為什麼是我?為什麼這件事會發生?信仰既給我希望,同時又如此不足,萬能的救世主為什麼不能治癒我?」

跟管家競爭小孩的愛,總感覺被撕裂母子,失去對話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身為基督徒的王樂怡相信,上帝旨意若能在人間實現,那人間就是天堂。

但,她卻離這天堂很遠。這條通往天堂之路,是由荊棘鋪成的。

孩子是鮮花,也是荊棘,是她的最愛,也是最痛。

原本理所當然的媽媽角色,在生病倒下後,被管家取代。賴瑞(Larry)原本是她的秘書,後來成了她的管家,每天來家裡上班,同時也照顧兩個兒子。

小兒子Caillou跟賴瑞非常好,好到讓身為媽媽的她忌妒,當她看到賴瑞帶著小兒子嘗試新事物時,「我總是感覺被撕裂,因為他會記得的是賴瑞,而不是我,我希望Caillou能經歷一切,但自私的,我希望和他一起經歷的是我。」

「 Larry是我的管家,他是我的聲音、我的手臂、我的腿。我非常感激,卻也忌妒他。他做得越好,越彰顯出我的無能;同時我也把他視為對手,要和他競爭我孩子的感情。」

有一次,她和小兒子一起看動畫電影,但小兒子卻要賴瑞陪,而不要媽媽,「我為孩子們高興,但為自己悲傷,」她用眼皮記錄了內心感受。

兒子總問大人:媽媽會不會好?

小兒子從沒聽過媽媽說話,從沒看過「會動」的媽媽;大兒子Ton Ton對自己四歲前的媽媽記憶很深,很懷念「會動」的媽媽。

照顧王樂恰三年的看護Lala說,隨著兩個孩子長大,他們總會問一些關於媽咪的問題,大兒子會分享和父母住在香港時的快樂回憶,每當醫生、朋友來到家裡,他都毫不遲疑的問每個大人:「媽媽會不會好?」

一旁的王樂怡,聽到大兒子這樣問,就傷心流淚。

小兒子也常讓她淚崩。他非常外向,什麼都不怕,他會當著媽媽面前問:「為什麼妳要坐輪椅?」「妳什麼時候可以說話?」

他一想到什麼,立刻就問,這些問題讓王樂恰哭泣。但,她還是拼出最好的答案,「她總是和孩子們保證,媽媽非常努力的朝康復邁進,」Lala說,得到媽媽的答案,孩子們才滿意。

兩個兒子也告訴Lala:「我知道我媽媽很努力,我都可以聽到她在復健室裡(因肌肉拉扯)尖叫。」

在妒忌、傷心、盼望交織中,她努力保持理性,盡全力維護跟孩子的感情。孩子們會跟媽媽出去,看電影、逛遊樂園,或簡單的出去走走,他們會坐在媽媽的大腿上,甚至為了輪到誰坐吵起來;他們睡覺前禱告,拜託上帝幫助媽媽康復,他們知道自己很幸運,還能有媽媽在身邊。

但,考驗如利劍隨時射出,不只是親情的刀,還有員工的刀。

看護偷跑事件,也在她家上演

中風後,看護變成她的聲音,最親密的代言人,但,她卻無法控制或挽回他們,例如一次最令她痛苦的「背叛」。Dibya是她住香港時的傭人,認識中風前的她,她認為。Dibya認識她的全部,和別的看護不同,因此非常在意她。

「我的新世界是輪椅出入口、是殘障停車、電梯和私密空間……,他們不了解真正的我,我遠遠超過我的失能。我的情況是讓我能優先停車,僅此而已。」她渴望身邊的人了解真正的她,而Dibya是少數人之一。

但,Dibya卻在一天夜裡偷跑,對她打擊很深。「我感覺我的世界都被摧毀了,其他的照顧者沒有人認識中風前的我,對他們來說,我不過是個啞巴的癱瘓者。」

長期照顧重症患者的壓力,無法用金錢或情感來彌補。這種殘酷的戲碼,已在全球成千上萬的家庭裡上演,儘管王樂恰的經濟條件比別人好太多,還是難以逆轉人性。

曾經,一位照顧她四年的看護,王樂恰讓兒子跟她兒子一起過夜,原以為這位看護最有同理心,但還是不告而別。

「我不過是她可以轉身走開的工作,」她認清,自己必須更堅強:「我只能依賴我自己。」

縱使認清現實,人際關係的不安全感,仍深深籠罩著她。

她的另一半卡畢爾,跟我們分享一件事。他們夫妻都在創投界,兩人的朋友完全重疊,但王樂恰生病後,全家從香港搬到美國加州,卡畢爾因為工作關係,認識了一些新朋友,王樂恰卻不認識,當她知道後,大哭十五分鐘以上。

「她說,她了解到我們的生活不再相同,出現了差異。」卡畢爾坦言。

又例如,兒子同學的爸媽,不認識以前的她,對待她就像一個病人一樣,這也讓她很不好受。

新的人際關係讓她感到挫折,為了尋找自信,她計畫了今年二月的亞洲行。

她每天積極復健,跟疾病賽跑,有時,挫折卻如影隨行。

王樂恰兩年前照了CT掃描,結果顯示她的假性動脈瘤正在變大,讓她害怕:「我這麼努力活著,結果還是可能死去。」所幸,最後發現那是誤診。

這件事,讓她了解到必須更警覺照顧自己,而且,絕對不能放棄。

她的情緒控制也常出現問題。

有一次,她在教堂聽講道,突然停不住大笑,最後卡畢爾和看護安妮,不得不把她推出教堂。又有一次聽歌劇,她大聲哭泣,看護也只能帶她離場。

她想改善這情況,一天吃三顆藥控制憂鬱情緒,「我想這是免不了的,不過她(現在)開心的時候比不開心的時候多,這個是關鍵。」卡畢爾說。

如今,她仍經常自問:「如果上帝不會治好我?」她還是會感到恐懼,但更多時間,她相信:「祂的國度沒有苦痛、沒有死亡,沒有眼淚,我不會中風,每個我愛的人都會在那裡,我的恐懼會一掃而空。」

每天寫一篇》她的為子祈禱文,連理財都教

王樂怡很重視和兩個兒子的溝通、教育,為了讓兒子明白媽媽的期待,她每天用眼皮寫下為子祈禱文,讓孩子在睡前讀。以下節錄片段。

親愛的主,請告訴TT(長子),我們不會在客人面前處罰他,因為這會使他難堪,我們享有同樣的尊重。

如果在客人來訪時甩門,我們會懲罰你。還有,鞋子要放在玄關,如果你不想找不到你的鞋子,就要把鞋放好,否則我會藏起來。

你現在也有銀行帳戶了,要好好利用,因為你可以從帳戶賺到複利。例如,如果在戶頭存進一百美元,一年以後可以拿到一百零三美元。兩年以後,你可以拿到一百零九美元,三年後一百二十七美元。

當你要買需要的東西,應該找尋最便宜的價格,不要浪費。要常常檢查你的利息有多少。奉主的名求,阿們。親愛的主,請告訴Caillou(次子)知道打人是罪惡的。對於打人或戲弄,我會一視同仁不警告就處罰。

我愛你,也正試著讓你加入籃球隊。你和大家都相處融洽,不過應該要像TT一樣,找個跟你一樣大的好朋友。請告訴Caillou,接下來兩個星期,我會因為復健很忙……。我每個月會有兩星期接受Neuro-IFRAH(復健治療)。

記得要把治療當成是(我)去上班,我做這些都是為了你,我希望有一天能把輪椅丟掉,能夠抱抱你。奉主的名求,阿們。 (整理.賴寧寧)

上班、旅遊、陪兒子讀書,更鼓起勇氣參加同學會!修復,不眠不休

「我不變的特質就是不屈不撓。」王樂怡說,「為了復原,我不眠不休。」

持續復健六年,現在的她,拇指能動,能坐,也能稍微站立。更令人驚奇的是,有一次,朋友Betty要從她加州的家離開時,她竟然發出一聲緩慢卻非常清晰的「Bye!」

「那是我幾乎三年來,第一次聽到她說話,她的臉上露出驕傲與喜悅,但我猜她更得意的是,把我嚇得驚魂未定吧。」Betty說。

不止身體情況改善,她也努力掙脫心靈牢籠。

相較於許多重症者不願見到以往好友,她參加大學同學會,飛到香港台灣見老同學、老朋友,重新和過去的人際關係接軌。

史丹佛同學會那個週末,改變了她

看護Lala回憶,有天她收到一封信,是史丹佛大學邀請她參加畢業二十週年的同學會,當Lala把內容讀給她聽時,她很快就說不想去。

因為不去,她做了一個同學會網頁,讓大家知道,也許她可以參加下次聚會。

六個月後,有一天,Lala在王樂怡的房間時,她拼出她的最新決定:「我想去參加同學會。」

Lala非常震驚,沒想到她會改變心意,當時距離同學會只剩一週。

那天Lata休假,她自告奮勇同去,因為她知道那對王樂恰多麼有意義。她準備了四盒面紙,猜測王樂怡會看到很多舊識,必須解釋她發生的事,可能會觸動情緒,大哭一場。

王樂恰準備一本相簿,裡面有她、先生、小孩,還有一頁說明她從史丹佛畢業後所做的事。

當她們到達同學會,Lala把相簿交給每個來問候的同學,出乎Lala的預料,王樂恰完全沒哭,她透過Lala跟每個人聊天,大家對待她就像從前那個「宿舍的王樂怡」一般。

「我覺得同學會的那個週末,改變了王樂怡,朝適應她的新生活邁進,這證明了她還是跟以往一樣,還是那個外向的人。」Lala說。

她的外貌也開始改變,最明顯的,是彩色指甲,「指甲,是我靈魂的倒影。」

每隔四個星期左右,美甲師會到她家,一開始,她只要求塗上透明指甲油,腳趾塗上紅色。後來,她的指甲有粉紅色、綠色、橘色和紫色,「我的靈魂被稀奇古怪、樂趣、喜悅所占據,」她要跟晦暗的世界告別。

仿高盛用KP-管理員工

她更用眼皮管理一個家、一間公司、一個龐大的基金。

許多人好手好腳做不到的事,她卻用眼皮完成,關鍵在於邏輯力與意志力。她有十五個看護,輪流照顧她的生活起居,她模仿曾任職過的高盛集團的績效考核表,訂下管理看護的KPI表格,每年年終進行績效考核。

她將看護分兩類,能幹型的看護,能夠精準的幫她表達意見,就擔任她的翻譯官、發言人,陪她到公司開會、出席公開場合,幫她收發E-mail。像本刊為求證一張她與希拉蕊的合照,發E-mail到美國給她,三小時後收到她的回覆,一般人的回信速度,都不見得比她快。

溫柔型的看護,則負責調理健康食物、餵食、給藥,協助她料理家務,照顧她也照顧孩子。

提到照顧王樂恰的感想,Lala說:「雖然我只認識癱瘓後的她,但,我發現,她從未讓自己的身體障礙,來阻礙她想要完成的目標。」「雖然她不能說話,但,總是會拼字給我,告訴我哪裡做錯,或是告訴我她要怎麼做。」

她用眼皮陪大兒子讀書。

Betty形容,在週末,Ton Ton很有耐心的一字字將故事念出來給媽媽聽,他看著媽媽的眼睛,等媽媽眨眼認可了,才會翻到下一頁,「那是一個珍貴、親密的時刻。」Betty說。

她每天用眼皮寫下為子祈禱文,入睡前讓孩子在身旁一起讀,藉此教導孩子規範。例如一篇為十歲長子所寫的祈禱文,訂下手機使用規則:

一、不能在手機上玩遊戲。

二、不能玩社群媒體。所有的大學和企業都會查看你的臉書和Instagram,有可能對你不利。

三、不能邊走邊玩手機。

四、可以看YouTube,但必要時我會查看你的搜尋紀錄。

五、照顧好手機,不要弄丟或摔壞。

如果你能遵守這些規定並好好照顧弟弟,我會考慮明年生日為你換一支更好的(手機)。

她教孩子如何用銀行戶頭賺取複利(詳見第一百零五頁為子祈禱文),也用眼皮做投資決策。

每週上班一天,參與投資決策每週一天,她到AA的美國分公司上班,參與公司投資決策,透過看護表達看法。輪流陪她上班的看護有三位,都須簽訂保密契約,以免公司決策外洩。她透過看護回E-mail,內容就像她在說話一樣;她也透過眼皮,跟好友Betty聊遍所有話題,對每件事都有強烈意見,如果與她意見不同,她會眨一個「白眼」回給好友。

「最近兩年,我在樂恰身上看到一個新的改變,」Betty說,她過去總是完美主義,試著取悅每一個人,現在她只關心對她重要的事,她的親人朋友,她不再被別人的期待所困。

「當我想到自己,總是浮現出一個不能說話的癱子,這是當我中風時,醫生下的診斷,但,我知道我的中樞神經並沒有被切斷,我只是肌肉纖維虛弱、神經訊號虛弱,當我想到這點,我學會避免(替自己)下標籤。」

「我不是癱瘓,只是虛弱。」王樂怡這樣定義自己。

我的勝利,才要開始!

「啊啊啊……」迄今我忘不掉這個哭泣的聲音。

那天,採訪王樂怡最後,我問她,有沒有話要對爸爸說?她突然激動起來。

她一邊流淚,一邊對著旁邊的看護眨眼,看護代替她說出想對父親說的話:「謝謝您常常飛來(美國)看我,謝謝您為我所做的一切。」

父親與丈夫,是王樂怡生命中兩個最重要的男人,尤其在她中風之後。

她在香港中風清醒後,由於香港、台北兩地的居住環境,對殘障人士並不友善,王樂怡全家搬到美國居住並接受治療;這六年來,王伯元成了空中飛人:「我都成了華航VIP!」

王樂怡的母親在她十五歲時過世,王伯元「同時是父親,也是母親」,他一手帶大兩個女兒,父女感情很深;尤其王樂怡和爸爸都在創投業界,「我們同時是生活上、生意上的好夥伴,」他的一篇給女兒的信中這樣說。

女兒中風,王伯元如椎心之痛,他透過書信寫著:「也許妳不知道,從妳生病那一天起,幾乎沒有一刻不想到妳。

我向上帝祈禱,希望我能代替你受所有的苦……。我找遍所有專家名醫,希望有治癒的方法,我從未放棄找尋新療法來幫助妳痊癒。」

「你擔心女兒的婚姻關係嗎?」我問。「那是我第一年最擔心的,後來就不擔心這問題了,」他說。

「我最擔心的,是她身體的問題,因為,中風一次的人,很容易中風第二次,第二次中風就很危險,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生。」

即便女兒復原情況不錯,王伯元依然憂心忡忡:「那是復健,那個病因還在啊。」他內心最害怕的,不是女兒的婚姻,而是維繫一切最根本的,生命。但婚姻對於王樂恰,卻是重要支持。她的先生卡畢爾這次陪同回台灣,接受本刊採訪時說:「除了生病第一年,我不覺得她跟以前有什麼不同。」

她生病後,兩人一樣為了孩子吵架,卡畢爾把她當成與過去一樣的妻子,「(我們爭吵)都跟孩子有關,例如她希望他們少看一點電視,還有不能喝可樂,不能吃玉米片。」

我問卡畢爾:「她曾經要你離開她嗎?」他立即回答:「沒有。」

頓了一下,他解釋:「她絕不會說『你可以離開我』,因為這就表示她投降了。因為這是這場戰鬥的一部分。」這是他理解的強悍妻子。王樂恰倒下後,卡畢爾對她說:「我們需要妳活著來照顧孩子,來經營我們的家,妳要好起來。」

回應家人的期待,她奮鬥不懈。她詮釋「勝利」對她的意義:「勝利對我來說,不過是個開始,現在要談怎麼做,而不是結果會如何;我可以預見自己做到每一件事。」

「我的勝利,才要開始。」

撰文者賴寧寧、吳和懋

敢說敢做敢承諾

$
0
0
2016-03-14  TCW

一九九五年,我遇到一個對自己超級有自信的人,對任何事他都敢說敢做敢承諾,他成了我一生努力學習的對象。

那一年,我被一個學長引薦參與了中華民國企業經理協進會,成為義工,也遇到了許多傑出的企業經理人,一起為協會工作。當時協會正面臨轉型,在財務上有極大的危機,我們面對的第一個工作就是要透過辦活動,來重現協會的功能,並同時要完成募款,以支持協會的運作。

當時我們幾位參與者坐下來集思廣益,想出了一些對策,這位超有自信的經理人就提了許多極具創意的想法,我乍聽這些創意,頗受震撼,因為執行的難度都極大,我十分質疑這些想法是否可行。

可是這位仁兄,不但大力主張可行,而且他承諾願意當實際的專案負責人,也因為這樣,這些看來不可思議的想法,也就變成協會的年度工作專案。

我也參與了這些專案的執行,過程中這位超有自信的經理人果真帶領了大家一步步的突破難關,最後也圓滿達成。他也從此成為我一生的師友,更是我學習仰慕的對象。

他不但在協會中貢獻心力,也在職涯中不斷高升,成為極知名成功的專業經理人。我觀察他的人格特質,對自己充滿自信,對任何困難毫不畏懼,勇於承擔,我曾問他:遇到你沒做過的事,為什麼你總是敢承諾去做呢?他回答:任何事總會有答案,只要我們全力去做,總會找到方法的,有什麼不敢呢?

對任何事,敢想敢說敢做敢承諾,大膽去試,就是他一生相信的原則。

我也嘗試和他一樣,敢說敢做敢承諾。努力培養自己的自信。剛開始時,我放不開手腳,對自己沒有自信,總是畏畏縮縮。後來我嘗試選擇一些難度不太大的工作,放手去做,獲得了成功,自信心逐漸增加,我的底氣就越來越足了。隨著我自信心增加,工作能力也逐漸增加,我開始更加放膽挑戰難度更高的工作。我為自己設定一個目標,每半年一定要挑戰一件高難度的事,逼自己必須盡一切努力去完成。

而當我挑戰這些高難度的事時,我一定要承諾在前,事先預告我會完成,讓自己退無可退,這樣當我完成時,才證明我真有能力,我能說到做到。我逐漸也變成一個「敢說敢做敢承諾」的人。

日子久了,我發覺「敢說敢做敢承諾」的人在職場中是稀有動物。大多數人要不是對自己沒信心,要不就是信奉不要強出頭的原則,當公司有需求時,需要有人出任艱鉅、承擔責任,多數人總是沉默不語。非要等到上級主管強行指派,最後才勉強承擔,這是職場的常態。

重點在於敢說敢做敢承諾的人,能力才能快速成長,讓自己成為一個職場的傑出人士。

何飛鵬部落格:feipengho.pixnet.net/blog

何飛鵬粉絲團:www.facebook.com/hofeipeng

撰文者何飛鵬

 

代工轉品牌,還拿下德國紅點設計獎 台灣牌辦公椅 竟讓全球40國下單

$
0
0
2016-03-14  TCW

在台灣,家具產業的現況是,多數廠商轉移陣地到東南亞,代工模式陷困境,轉做品牌大不易,但彰化這家廠商撐過來了。

當多數家具產業隨著客戶腳步,將陣地轉到東南亞、中國時,彰化鹿港卻隱身一家根留台灣、大賺日本無印良品和美國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錢的家具業者;更難得的是,這家公司還轉型做自有品牌,一張辦公椅在歐洲售價六萬元,比無印良品平均一張約八、九千元高出五倍多,還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

這是一張椅子的故事。不到一千元和超過六萬元的椅子,都出自這個家具廠商,可貿。

關鍵點來自二○○八年,營收從約七億元掉到三億元的震撼,這是一場年營收掉了四億元的血淋淋體會。那時,可貿董事長可文山已創業十八年,年年賺錢,那是他首度虧損。

和大多數台商的故事大同小異,一九九○年他靠一張電腦桌椅代工起家、做出大量生產、千元不等、沒有美感的桌子、椅子,但是,這樣的日子過久了,就漸漸失去了動能。

對外,柔軟爭取上架

提案外還附送全球分析

「在景氣不好時,一下子抽單、轉單三○%到四○%以上,是很正常的,」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特聘教授于卓民分析。一路順暢的可文山,遇到創業以來首次虧損,激起了他的危機意識。

「陣痛期間真的很煎熬,」可貿總經理黃惠棉回憶說;她沒說的是,那一年幾乎夜不成眠,白髮多了一倍。但,可文山自剖當時的深刻體會:「要當定義者,不當跟隨著,只有走向國際高端市場、具備自有品牌,才能賺到創新價值財;代工賺的是生產管理財,(企業)生命是握在別人手上。」轉型品牌,首先挑戰就是跟客戶產品線衝突,如沃爾瑪。他憑什麼成為沃爾瑪唯一下單的台灣廠,還讓自有品牌上架?

他先讓自己成為代工廠的「助手」。提案時報告自家策略,還一併附上全球競爭同業的比較,甚至在企畫書上提出整體市場趨勢,跟合作夥伴共同看市場。當然,它累積十八年的代工技術底子、量產能力,也是沃爾瑪埋單的原因。

可文山投資研發不手軟。研發中心就有十一人,占約總體員工五%,比同業幾乎高出兩倍以上。走進七千二百坪廠房,可以看到一個人身兼三個技能、管多樣設備,且映入眼簾的視覺環境不是傳統「鐵皮屋廠房」,而是如同電子業廠房、充斥著自動化設備,如測試椅子耐用度的自動設備等。一張椅子的生產,從材料到成品,可貿的能耐是兩天就能出貨,也是台灣家具業創舉。

對內,從品味開始改革

員工上班看電影體驗美學

穩住生存命脈,轉型最大挑戰在於組織變革衝擊,就是腦袋的改變。黃惠棉回憶:「那期間,人力折損是最難的。」夫妻兩人在當時沒有做出裁員決策,可是對內,原本只有懂製造的人,現在要從接單生產考慮到計畫出貨,就要跨部門合作;要有設計美學思維;甚至如德國人造車一樣,從產品端生產一開始,就要有服務最終端顧客概念等。有人因為要身兼數職而離開,或想改變,但行動改、心態動不了。

從員工到老闆,統統先把自己歸零。他們先從員工著眼,夫妻倆每天掛在嘴邊的是:要在製造中放進美學思維。講還不夠,還要有行動。他們將員工一群人從台中拉到歐美品牌家具店,各部門打散,組成小組,請他們將現場觀察寫成報告,讓員工清楚什麼是好設計,情境式學習讓他們熟悉幾百元椅子和上萬元家具的差異。

「就跟廚師要到米其林吃一趟一樣,自己有體驗,才知道設計高低差別,門市觀察也能感受到使用者在想什麼,」企畫專員施丞歡表示,直接跳進美學生活中會有激發,而不是在工廠硬邦邦製造的工作而已。

他們還會在忙碌的生產空檔,全公司一起看可以激發品牌、品味的電影,如最近一部是《壽司之神》,讓員工了解什麼是職人。「重點是讓他們『感受』,有使用者的體驗,才能擺脫製造思維,」可文山的做法是從員工內化做起。

聽起來簡單,但員工一天出訪、花時間看電影,若你是中小企業,你敢做這樣的嘗試?你會接受一天就少掉一輛賓士車般費用支出,只為讓員工體驗設計美學嗎?

成果,做出三個自有品牌單價六萬起跳,效益高50倍勇於割捨之後,手就空出來了,投入研發資源朝高級化發展,可貿突破「工業產品一定越做越便宜」的魔咒,以往代工時期,一張椅子或家具約千元,但轉自有品牌則是六萬起跳,高出五十倍效益。

選擇做六萬元的椅子,有點被「逼上梁山」的味道,這一逼之下,才發現每個人都有機會選擇一條不一樣的路。

據擁有三十年室內設計資歷、澔岳設計創辦人陳岳夫表示:「一張好的辦公椅最高有到二十萬以上,最低幾百元就可以買到。」一張賣價六萬元掛上可貿生產Koplus品牌的椅子,跟一般人在辦公室坐的千元椅子差別在哪?

坐上去,脖子到骨盤伸展與椅背完全貼合,舒適度跟在辦公椅上還要墊腰枕才貼合的觸感不同;蹲下來看椅腳接縫處也看不見接縫口,一體成型設計感也融合了美學精神。

「一張好的、高價辦公椅評估點在於:設計重點、功能性、質料和耐用度等,台灣代工做太久,創造力失去太久,」陳岳夫語氣背後,說明了可貿現有成就的不容易。

目前,可貿開發出三個高單價自有品牌,還運送到全球四十多個國家,包括歐、美、日和杜拜等地。

一千元和六萬元最大差別,「代工很容易讓我們忘記自己是誰,因為我們(代工)是nothing,不是something,」可文山語重心長的說,這一路挺過來,證明沒有做不成的事,只看你想不想。

可 貿

成立:1990年

董事長:可文山

主要業務:辦公及功能性桌椅、家具

獲獎紀錄:

2010年德國紅點設計獎、

2008年創業楷模獎、

2006年國家磐石獎等

撰文者黃亞琪

韓劇火紅的魅力何在?

$
0
0
2016-03-04  TCW

二○一五年,韓國三大無線電視台(MBC、KBS及SBS)共製播超過五十部戲劇,不僅在當地坐擁高收視率,外銷也獲傲人成績,屢屢刷新海外版權費紀錄。這波現象反映韓劇兩大特質:貼近目標族群喜好,以及內容能跨越文化、地域限制,涵蓋亞洲、甚至歐美觀眾。

有著「戲劇王國」美譽,曾推出《商道》、《我叫金三順》等膾炙人口劇集的MBC(文化放送株式會社),其製作總監兼全球戲劇聯合製作人朴洪均向《alive》透露韓劇成功的秘密:一切,就從「聆聽」開始。

「不同於中國、台灣的電視劇通常製作完畢再播出,MBC操作方式比較特別,是一邊製作、一邊觀察觀眾反應進行調整,讓負責製作團隊跟觀眾保持更密切互動。」深知戲劇往往是眾人茶餘飯後討論話題,藉由留意社群網站內觀眾的意見回饋,朴洪均能大致掌握時下話題趨勢的好惡風向,雖不至於一味迎合影迷喜好,但及時調整尚未播出的劇本,更動劇情細節、快慢節奏等面向確實有助於抓緊觀眾的心。

而緊盯網路動態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從網友交流中發掘新線索套入韓劇內。

「比方崔始源和黃正音主演的《她很漂亮》(編按,創下韓國網路收視率史上第五高),就用網路詞彙『逆變』當主題,描述小時候其貌不揚的醜小鴨女大十八變,成為萬人迷的過程,這類劇情讓觀眾十分認同,引發許多回響及討論。」從網路關鍵字衍生創新腳本,也是MBC的秘密武器,由於取材自普通閒聊時常用到的流行語,自然而然帶起關注風潮。

六○年代的韓劇多圍繞家庭倫理打轉,談論孝悌等傳統價值。隨時代演進,漸轉向擷取社會話題,呈現真實生活如核心家庭、晚婚情節。例如MBC最近播放的《媽媽》不再塑造男主角以事業為重心、女主角操煩家務事,讓說故事的角度更加靈活多元。

隨著韓劇主題漸趨多元,走出韓國以外的地域也能獲得回響,「我認為像戲劇這種『文化產品』是不分國界的,人們從中體會到的感動要素其實大同小異,只要外國人能對韓劇的真實性和親切感產生共鳴,無論外銷亞洲,甚至是歐洲也該能被接受。」朴洪均以MBC二○○三年製播的《大長今》為例說明,雖然「大長今」這號人物在歷史記載只有簡短兩行,全靠編劇發揮想像力,融入「傳統韓國料理」及「成為醫女奮鬥過程」兩項劇情重點。從結果來看,此劇獲得海外觀眾一致好評,關鍵除了在於故事核心主要表現大長今不屈不撓的毅力,更有欣賞異國文化的角度與層面,這類普世價值很容易被各國觀眾接納。同樣情況,如中國的穿越劇《步步驚心》,或是日本的《仁醫》,也深受韓國人喜愛。

憑藉快速掌握觀眾口味,適時調整製作步伐,加入強調引起共鳴的情感要素,讓韓劇宛若影視市場裡的變形蟲,在瞬息萬變的收視偏好中不斷挺進,持續抓緊人們目光。

帶你發現品味

《alive》品味書3月號「躍動韓流」,從首爾國際級品味大師的在地生活、靈感來源,到多變活躍的城市風格、豐富人文五感體驗,以及時下最潮的首爾玩樂景點,一窺你所不知道的首爾風貌。

撰文者郭恆成

川普初選開紅盤 預測大神都失算

$
0
0
2016-03-14  TCW

二○一二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媒體喻為「大數據之神」的席佛(Nate Silver)預測五十州結果全中,因而一戰成名;但這一回,他連初選都還沒開始就栽在狂人川普(Donald Trump)手下,因而坦承:「好沮喪!」

三月一日是全美初選階段的超級星期二,共十二州開票。至三月七日的累計結果是: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一共擒下十二州,比第二、三名對手加總還多出近一倍。儘管重量級媒體《經濟學人》等警告,這名會「挑起仇恨與暴力」的政客「不配領導偉大的美國」,聲勢就是不減。

「川普現象」跌破全球看官眼鏡,也打臉一票政論家、預測家,尤其是前兩屆零失誤的席佛。二月中,他在一場校園對談中說,去年中以來,每次民調結果出爐後,大家總是猜想,下一次應該就看不到川普的名字了吧,事實上卻是完全相反。

2016選情異於過往經驗

他接著說,到了八月,他和預測團隊就不敢再堅持己見,並聲稱,未來他們可能給出許多不良預測,因為非典型候選人川普是預測模型中的破壞因子,將在他的假設捅出漏洞:美國政黨影響力強大,各派人馬願意立足謀求最大利益的基礎推舉最適人選;「這一次,我們幾乎無法套用一貫的政治認知,理解今年的共和黨提名競爭。」

十一月,川普發表敵視穆斯林的言論後,民調直竄三九%,席佛立即撰文安撫「親愛的媒體朋友,別被川普的民調數字嚇傻了。」因為過往經驗告訴他,不按脾理出牌的候選人通常只會在初選前期表現出色,但是,到了今年二月底他不得不認錯,共和黨最終可能會提名川普。

《浮華世界》(Vanity Fair)分析,「演算大佛」認錯勇氣可嘉,也彰顯出,從專業人士到尋常公民,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這場略似走樣的選舉究竟是一場什麼樣的混戰;另一方面,對共和黨來說,川普崛起是特殊現象還是結構永久質變,可能得等全國初選落幕才見分曉。

撰文者邱碧玲

不具價值投資股票(2016版)

$
0
0

鑑於近期部分網友對於此表非常有興趣,特更新如此spreadsheet,老千股約701隻,未來可能保持增加,希望各位注意,謝謝。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3Ac9TXVHQHnoJnjt15O3JMIum19Jw8e7vimTz95cymY/pubhtml

沿用2012年的寫法,各系的資料如下:

(1) 玩法

他們先輕輕地炒高股價,然後批股,批可換股債、公司輪(不上市的),最後,不停地拋出所持的股票,套現,又以低價批一手股 給他們沽(先賺手上沽出股票的現金和批股價的差額),低得差不多了,就合股供股,提高股價,之後又可能派下公司輪,送下大股息,拆下股,弄低股價,又重演 一次把戲,最壞的是他們會理及時下適合甚麼就搞甚麼,如合環保就搞環保,合資源就搞資源,引得幾多人得幾多人…之後真的會買一個deal,然後又「虧本賣出去」,轉走資金,或者以系內交換資產,憑空多出一堆CB,賣出又有錢了,或購入物業及船隻等作私人享受之用,又可能以空置物業賣出黃金來。

hw先生在此貼云:「此言差矣, 呢個集團由始至今都對佢既本業不離不棄, 只係各位對佢既誤解, 以為佢地經常有務正業. 其實佢地一直都係以援救萬股民於苦海為己任, 時刻令大家難忘既「保藥黨「, 專業昆你錢, 為大家提供高價娛樂, 令你無時無刻都好似置身於VIP大廳, 秒秒鐘幾十萬上落. 當然, 佢地亦都會為閣下既人身安全著想, 免費為你保管財富, 免得你白白輸左落d藍籌大股上面. 而且怕你地無地方放股票, 公司亦會不定期將股數ZIP細, 方便閣下收藏.

其實佢地真係好偉大gar. 你見佢每日出街都好得街坊歡迎, 由落樓一直問候到佢上車. 更有個別熱情既粉絲會連佢祖宗38代都問候埋, 不知幾咁熱情. 」

聰明仔先生曰「股票必勝術厲害之處在於對莊家黎講, 乜野價沽對佢地黎講係唔緊要, 只要你肯買, 無論係一蚊定係一仙都冇問題, 佢地關心o既只係舊錢個銀碼, 真正係最怕你唔黎。」

(2)股權架構

他們看來都是無大股東,表面上都是A公司持有B公司,B公司又持有A,C公司,C公司又可能是B公司股東…一家公司只持有其他公司幾個巴仙,A系的話事人好像持有A、B公司,然後用A,B公司持有C,D,E,F,G公司….實質是幕後大老闆所持有的證券公司的關連人士等持有控股權。表面分散,實質集中,你是沒有可能買到它大部分股權的。

如果有部分成功上岸的,主要都是金字塔架構,控股權一向都非常牢固的,主要由大股東持旗艦超過20%股權,然後由旗艦持下一層公司超過20%股權。

這個殺雞取卵的行為,始終都有末日的一天,必不獲股民信任,老千法要人中計,心先有人買它的股票,若再是這樣,賣股票一定會更少。

A系(華匯系):約30隻股

B系(永義系):616、1218

C系(冠軍系):92、1059、8007 

D系(泛匯系);160、214、292

E系(宏安系):149、221、897、1222

F系(已倒,和宏安有關):627

G系(榮盛系):295、559、1166

H系(蕭才子系):8078、8079

I系(中國星系):326、764、8130、8172

J系、Q系(趙渡相關):651、985、1041、1051

K系(結好):64

L系、N系、O系、P系(殼王系):199、275、372、1189

M系:8063

R系(文化傳訊相關股):343、8129、8175

S系(康健相關股):397、3886、8143、8250

T系(石庫門相關):145、471、8088

U系(孫粗洪相關):209、263、377、547、1141、2326

V系(康健系):40 餘隻股

W系(向心繫):1217、8171

X系(匯彩系):76、673、1180、1182

如果有甚麼遺漏,請陸續告知,謝謝。



恆發洋參(0911)認購新股會通過之原因

$
0
0

2016年2月13日,公司宣佈有新投資者認購280億新股,認購價每股1仙,認購落實後,新投資者將持有公司股權58.3%,按例需要作出全面收購。但是新投資者稱其會向執行人員申請清洗豁免。如清洗豁免未獲批准,投資者未必會認購新股。

有部分論者認為,此次認購新股會不獲通過,主要因為兩個原因,(1)配股價低於上市規則指引中提及的股價不得折讓多於20%,(2)公司會變成現金公司。筆者會按這兩點加以說明。

(1) 配股價低於上市規則指引中提及的股價不得折讓多於20%

根據上市規則13.36(5),當然有提及多於20%的折讓交易所需有嚴謹的規定,但是,於該條條例亦有一項例子豁免以上的限制

「除非發行人能令本交易所信納:發行人正處於極度惡劣財政狀況,而唯一可以拯救發行人的方法是採取緊急挽救行動,該行動中涉及以較證券基準價折讓20%或20%以上的價格發行新證券;或發行人有其他特殊情況。凡根據一般性授權發行證券,發行人均須向本交易所提供有關獲分配股份人士的詳細資料。」

根據恆發洋參的2015年中期報告,公司擁有達16.68億現金,不計應付帳款及稅項,另外有約19億元銀行債務及應付股息,即淨負債約2.32億,在現在大股東陸續出售股權,以及綜合公告資料,現時股權降至55%之下,可能觸發部分債項的條文,導致即時需要進行還款,可能已陷於財務困難,亦需進行緊急挽救行動,導致需以基準價折讓20%或20%以上的價格發行新證券,但根據上市規則13.34條,這已經觸發特別授權了,並需獨立股東進行投票。

根據筆者所了解的情況,聞說這家公司的老闆受到誘惑,相信有人可以幫忙把股票出售予基金,於是聽從市場操作者安排,利用不少在中國內地目不識丁的內地人民開立不少股票戶口,進行把這股票的買賣及按倉等操作,把股票慢慢打上高價,但其後因為股價暴跌,大股東受到亦一定損失。

為了把股價維持高位,捱到成功配股的一刻,故需要資金,所以手上股票和物業財產除出售外,亦已陸續抵押予部分上市的銀行及財務公司作為托價之用,後來配股失敗,加上抵押股票及維持股價利息高昂,最終崩盤,部分股票根據資料也賤價轉售予輝山乳業(6863)主要股東楊凱,後亦他售出,並保留部分股份。

筆者有一個奇怪的構想,是否大股東除了抵押斬倉的部分,有意無意之間大手出售股份,這批股票由莊家控制的「獨立第三方」所購入,並透過這批「獨立第三方」投票支持特別授權,以使交易通過? 希望監管當局可以查明這批股票的流向,以禁止對公司嚴重的攤薄。

(2)公司會變成現金公司

根據恆發洋參的2015年中期報告,公司擁有達16.68億現金,不計應付帳款及稅項,另外有約19億元銀行債務及應付股息,即淨負債約2.32億,加上綜合2015年中期報告及2015年預期全年財務資料,虧損約1.3億計算,公司應呈約3.62億的負債,以認購該280億新股的總認購代價1仙計算,即總認購代價2.8億,即公司仍有負債約0.82億,相對公司經考慮2015年下半年的虧損後,資產淨值約13.62億元,相對現金比例仍不及10%,那公司是否可以以現金公司認定? 大家可以自行商榷。

岔開一筆,根據收購、合併及股份購回守則規則26,以該公司的情況,正如以上的解釋原因,清洗豁免可由這兩個方面作為申請的理由。

(1)獨立股東就發行新證券投票

當恆發洋發行新證券作為取得資產、現金認購或選擇以股代息的代價,將會全面收購的責任,但如果在股東大會上有獨立投票的安排,則執行人員通常將會豁免該項責任。就此項豁免而言,「獨立投票」指不涉及有關交易或在其中並無利害關係的股東所作的投票。對於涉及包銷發行的股份的情況,如有獨立股東的投票,有關作出全面收購的規定,亦將會獲得豁免。

即是說,如果大股東在市場上公開減持股份予一大堆不相干的人,這堆不相干的人就變成了獨立股東,這堆獨立股東就可以這行表決,那就很容易通過。

正如上面所說的情況,相信大股東有一些暗手持有的股票,加上在市場上陸陸續續真真假假賣出的股票,可能轉移至這堆人手中,這堆人就可以進行表決支持,然後就可以批准印行新股通過。

(2) 挽救行動

正如上面所稱,由該恆發洋參於極度惡劣的財政狀況,而唯一可以挽救該公司的方法是採取緊急挽救行動,但該行動涉及未經獨立股東投票批准的新證券發行,或由進行挽救的人取得現有證券,而這兩者在其他情況下可能受收購、合併及股票購回守則的約束,並通常必須作出全面收購。在該等情況下,執行人員將會考慮寬免全面收購規定,並會特別考慮可能的受要約公司的董事及顧問的意見。

在考慮是否准予寬免時,執行人員必須信納挽救行動的緊急程度,並且要向不涉及交易或並無利害關係的股東呈交挽救提議以待批准並不切實可行。如果未能證實挽救行動的緊急程度,執行人員可能要求經過獨立投票始行准予寬免。執行人員亦將考慮該挽救提議對現有股東是否公平。

由此可見,恆發洋參(911)在財技人員的技術配合法規,這一項的認購實際上在法理應該可以通過,但仍需視乎市場人士的不理性才知道是否會完成這項認購。

筆者相信,這項認購可能有部分「檯底交易」衍生出來,殼價或許也是檯底交數,導致對股東權益有一定受損,建議監管當局需要監管開戶的規定,以避免大股東惡意出售股權至所謂「獨立第三方」,透過這批「獨立第三方」支持特別授權配售,以攤薄公司的行為,這種行為才可以得以杜絕。

Viewing all 705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