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股行不改名,坐不改性,自上市以來就叫馬斯葛(136),但是自從2007年起,原大股把股權拱手相讓,在2009年威利國際(273,前稱怡南實業、首創、華匯控股,中聯控股、互聯控股)將雲南之林業業務注入,換得一批可換股債券,成為大股東後,在2010年起,這公司玩了一輪太陽能的夢,當中涉及一太堆上市公司,及一個和女影星和名字,那究竟是甚麼事呢,讓我們娓娓道來吧。
2010年8月,公司宣佈訂立初步協議,向張文山、吳以舜及Quinella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收購以多晶硅生產商山陽科技50.1%股權,作價不多於1.25億美元,同時賣方亦授予認沽期權可收購餘下之49.9%股權。據當時稱,山陽科技稱已取得美國、歐洲、日本、台灣及中國專利註冊一項技術,有潛力大幅降低製造多晶硅之成本。同時,該公司亦委聘德意志銀行進行有關可能收購之獨家財務顧問及配售代理。
但根據當時可得之資料,台灣半導體在2009年11月出售山陽科技之股權,當時估值僅4.35億台幣(1.07億元),但2010年8月的出售價,估值已達19.5億元,但當時在沒有廠房建成之情況下,增值幅度頗為驚人,是否有人買錯貨?
之後,公司合作之進展快速,2010年9月,山陽科技之50.1%股權之收購價增加至1.5億美元,全部以現金支付,同時山陽科技與海潤光伏達成合作協議,取得其長期訂單,同時晶澳太陽能、尚德太陽能及中電光伏之共同創辦人、海潤光伏之海潤光伏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楊懷進認購該公司新股,成為股東之一,但當時為甚麼不以新股支付而要以全現金方式支付,是不是要讓原有股東一走了之? 同時不由上市公司入股,而由楊懷進入股,是不是將私人利益攏進自己口袋的行為?
其後公司收購計劃有拖延,配售計劃亦因資本支出增加也幾度變更,收購最終在2011年6月完成,並隨後展開配售可換股票據及新股,配售在次月完成,吳以舜亦擔任該公司主席。
該次配售的股數達22億股,可換股票據發行亦達14.5億元,接貨之股東包括有多年在港股投資經驗的、由索羅斯舊將John Zwaanstra成立之Penta Investment Advisers Ltd.、威華達(622,前凱達集團、銀網集團)、曾入股威利國際(273)及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的廖駿倫、北京御生堂(1141,現稱保興發展、前稱雄豐集團、新創綜合企業、保興發展)、首都創投(2324,前稱德泰大中華投資)等。
至此時已進入它的太陽能歷程之高峰,下一篇仁者再談及其沒落及退出。
2010年8月,公司宣佈訂立初步協議,向張文山、吳以舜及Quinella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ed收購以多晶硅生產商山陽科技50.1%股權,作價不多於1.25億美元,同時賣方亦授予認沽期權可收購餘下之49.9%股權。據當時稱,山陽科技稱已取得美國、歐洲、日本、台灣及中國專利註冊一項技術,有潛力大幅降低製造多晶硅之成本。同時,該公司亦委聘德意志銀行進行有關可能收購之獨家財務顧問及配售代理。
但根據當時可得之資料,台灣半導體在2009年11月出售山陽科技之股權,當時估值僅4.35億台幣(1.07億元),但2010年8月的出售價,估值已達19.5億元,但當時在沒有廠房建成之情況下,增值幅度頗為驚人,是否有人買錯貨?
之後,公司合作之進展快速,2010年9月,山陽科技之50.1%股權之收購價增加至1.5億美元,全部以現金支付,同時山陽科技與海潤光伏達成合作協議,取得其長期訂單,同時晶澳太陽能、尚德太陽能及中電光伏之共同創辦人、海潤光伏之海潤光伏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楊懷進認購該公司新股,成為股東之一,但當時為甚麼不以新股支付而要以全現金方式支付,是不是要讓原有股東一走了之? 同時不由上市公司入股,而由楊懷進入股,是不是將私人利益攏進自己口袋的行為?
其後公司收購計劃有拖延,配售計劃亦因資本支出增加也幾度變更,收購最終在2011年6月完成,並隨後展開配售可換股票據及新股,配售在次月完成,吳以舜亦擔任該公司主席。
該次配售的股數達22億股,可換股票據發行亦達14.5億元,接貨之股東包括有多年在港股投資經驗的、由索羅斯舊將John Zwaanstra成立之Penta Investment Advisers Ltd.、威華達(622,前凱達集團、銀網集團)、曾入股威利國際(273)及民豐控股(279,前稱東方紅、恆盛東方、內蒙發展)的廖駿倫、北京御生堂(1141,現稱保興發展、前稱雄豐集團、新創綜合企業、保興發展)、首都創投(2324,前稱德泰大中華投資)等。
至此時已進入它的太陽能歷程之高峰,下一篇仁者再談及其沒落及退出。